天和那裴德的事情,知为道人装了一个好逼,迫不及待的和裴元分享。
裴元认真的听着那些细节,分析着那裴德的言行。
末了长出一口气,对知为道人说,“看着吧,这一两年的工夫,裴德就能一飞冲天,到时候,道长在京中就更好做事了。”
知为道人哈哈笑道,“但愿吧。”
又补了一句,“贫道虽然看不出他身上的富贵,但是单纯看面相,这家伙像是个短命的啊。”
裴元没吭声。
朱厚照的那些义子在他死后,可不就是全都被杀光了么。
裴元不再提此事,而是对知为道人说道,“今日请道长过来,是为了让道长帮我说服一个人?”
知为道人问道,“不知道是何人?”
裴元故作漫不经心道,“是我结识的一个儒生。他读孔夫子的论调,对佛、道两门都有微词。本千户偏偏又是干这个的,偶尔便话不投机。所以本千户请道长过来,就是希望道长能彻底说服此人。”
知为道人听了笑着打包票,“这有何难,交给我便是了。”
等裴元让人将田赋唤来,才对田赋低声道,“好好做事,看看道家是怎么劝人入教的,若是有用,就好好吸收进罗教的教义里。”
田赋知道这是要为罗教的纲领和教法做准备了,当即抱着学习的想法,好好向知为道人求教了一番。
裴元没心思管这个,依旧是留了两个人自己解决。
等知为道人走后,田赋感觉自己大有收获。
裴元又对他说道,“明日会再为你请来圆恩寺的圆通大师,你可以再向他学习一下。佛门的一些搞法,确实也有独到之处。”
等到田赋经历了知为道人和圆通大师的轮番洗脑,他已经大致有些明白,该怎么利用人心,吸纳教众了。
在制定罗教的秩序时,裴元也给了些自己的意见。
比如说新吸纳的教众视作“外门弟子”,有经验、功绩的教众也可以吸纳为“内门弟子”,对罗教的教法深信不疑的,可以视作“真传弟子。”
就在裴元为罗教的发展费尽心思的时候,一伙不速之客,打破了裴元平静的日子。
为首的那人,也是老相识了,乃是当初在阳谷被裴元抓到过的陈虎头。
裴元看着这个在山东纵横的贼帅,一时间差点有些怀疑自己看花了眼。
霸州军不该被赶到湖广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