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宝钞。
也就是,可以使用大明宝钞用来交税的,朝廷也是认账的。
但是在朝廷的税收体系中,因为朱元璋严格限定了百姓的户籍,所以对征税也进行实物征缴。
居于朝廷税收体系中,最大头的是粮食、棉花、丝帛之类的实物税。
那点用宝钞计量的税收收入,相比起庞大的实物税来说,根本不值一提。
再加上,在民间商贸交易中,使用更多的是实物交易。
比如说高端的等价物有金、银,低端的等价物有粮食、布匹。
这些都可以代替大明宝钞的作用。
这就导致了民间不需要持有多余的大明宝钞,让大明宝钞失去了“储蓄”这一重要的蓄水功能。
如此一来,大明宝钞的价格就开始一个劲的暴跌。
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,一贯大明宝钞能换二百五十文钱,到了洪武二十七年,就只能还一百六十文了。
等到成化元年的时候,一贯大明宝钞已经只能换四文钱了。
正德五年之前,一贯大明宝钞还能换两文钱,但是正德五年之后,大明宝钞最重要的回收渠道,也改成缴纳白银,这就让大明宝钞体系彻底崩溃了。
现在民间已经基本不流通大明宝钞了,朝廷也停印了,因为大明宝钞的价值已经低于制造成本了。
在很多地方,一文钱甚至可以收到几十贯、上百贯的大明宝钞。
但是这个濒临崩溃的货币体系,真的这么不值一钱吗?
远的不说,光是未来的那次税关重启宝钞,就能让大明宝钞的价格迎来一波暴涨。
只要能抵税,商人们当然乐于用宝钞结算啊。
而从远的方面考虑,如果朝廷能够死保宝钞,将“一条鞭法”和大明宝钞绑死呢?
“一条鞭法”绑死白银,这就导致了白银的价值大幅度攀升,经济生产开始用剪刀差疯狂的收割农业生产。
但若是能在解决了大明宝钞滥发问题的同时,将宝钞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税种呢?
原本适用宝钞的涓涓细流,就变成了广阔海洋啊。
那么就会出现,足以吃掉现有宝钞的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和流动需求。
大明宝钞的价值也将会出现缓步上扬。
随着大明宝钞切实增加的需求性,和不断攀升的价值,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