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让不少懵懂的人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。
一些政治敏感的家伙,甚至都能想到此事后续的发展。
一旦皇帝脱离兵部体系,能够直接指挥这些武官。
那么自从英宗时代以来,给天子设下的桎梏,就将名存实亡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朱厚照这时候抛出这个“义子策”,简直称得上一次隐性的政变。
文臣们沉默许久无人接话,朱厚照也从亢奋变得不安。
朝议在极其压抑的氛围下结束。
当天夜里,裴元就被朱厚照悄悄召入宫中询问对策。
裴元对此果断甩锅,“此非卑职智力所及,陛下何不问计于贺环?”
朱厚照大失所望。
只是他生平自负,觉得自己想不到什么办法,这个裴元估计也够呛。
看来只能等“小仲达”入京了。
因为有上次刘瑾新政失败的经验,朱厚照这次表现的异常谨慎。
先是假装掉线,称病不朝了三日。
后来在忍不住去豹房玩耍的时候,还是被辅臣和尚书们堵住了。
朱厚照自然明白自己的政治冒险有些踩线了。
面对杨廷和的诘问,理屈词穷之下,竟忍不住脱口而出,“此事暂且搁置,等贺环入京,再讨论不迟。”
杨廷和闻言大感不悦,“国家大事,不和公卿商议,为何问计于武夫?”
言罢,拂袖而去。
就在京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,陈心坚派往山东的信使回来了。
山东镇守太监毕真表示:我也要像谷大用那样,就要。
就要就给你呗。
裴元立刻修书一封,让人快马给毕真送去。
也就是在这一天,天津卫指挥使的程雷响紧急让人来送信,说是前去迎接淮安卫指挥使贺环的队伍,已经进入天津卫了。
裴元听说好兄弟贺环来了,立刻带了亲兵,跟随着那送信的小旗快马往天津卫赶。
等到了贺环停留的驿站,已经入夜。
裴元也不耽搁,赶紧让人通报贺环,说是有故友来见。
贺环一路懵逼的从淮安被人召入京城,就算以他的深沉谋算,也有些稀里糊涂了。
看到谷大用在盘点文中对自己倍加推崇时,贺环就想过,树大招风,这样一来他很可能要成为天下人谈论的对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