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弄不清李士实的玄虚,都静等他分说。
就听李士实继续道,“老臣刚刚听孙尚书说,宁可苦一苦朝廷,也不要让百姓受苦,老臣深以为然。”
“如今各部院冗员充斥,少者数百,多则千人。靡费民脂民膏无数,正该大加裁撤,以提高综合效率,减少朝廷支出。”
“之前王侍郎也曾上书提及此事,当时内阁也是票拟了,由吏部和都察院督办。我看,不如就趁着这个时机,一起推动此事。”
随着李士实的述说,杨廷和越发有不妙的感觉。
刚才李士实主动言及恩科的举动,还可以解释为贪功冒进。
毕竟恩科的事情,就是李士实在全力推动的。
这本来就是他种的桃子。
李士实自己摘了,众人没分到虽然不爽,却也只能朝会后再和他沟通,弄清楚他的意图。
但是让陆完担任左都御史,随后开始清理刘瑾余孽,却是很早就说定了的事情。
这不但可以为刘瑾乱政收尾,还可以确保陆完这个新冒出来的大七卿跳不出清流的手掌心。
毕竟一个向同党挥过刀的人,已经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,以后也没人敢和这种人再联手。
李士实这时候突然跳出来,大谈清除冗官,提高国家效率,减少开支,明显是一种失控的独走状态了。
杨廷和警惕之下,立刻出声打断,“朝廷正在议论派出王琼巡查各府,赈济难民的事情,你且不要岔开话题。”
并隐含威胁的提醒道,“何况这次京察,也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吧?”
李士实在知道自己被坑了之后,早就对杨廷和等人敌视了起来,闻言立刻针锋相对说道,“怎么会和老夫无关?老夫可是左都御史!”
李士实的“左都御史”四个字咬的特别清楚,杨廷和的眉头皱起,目光严厉的看着李士实。
他万万没想到,李士实竟然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反水。
正在杨廷和快速的思索着,想着该怎么应对的时候。
就听李士实扬声对杨一清问道,“杨天官怎么看?”
杨一清从两人开始争吵时,就在琢磨李士实这突然出手会带来的影响,盘算其中的利弊。
吏部主抓的是人事工作,权力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免上。
本来嘛,像是清理吏治这种大规模的免职、大规模的任职,是吏部天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