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有些儿戏,但其实并不然。
因为按照真实的历史,在接下来的正德九年那一科,都给事中李铎奏请增取进士补选州县正官,礼部于是用“特增”的名义,向朱厚照请求加量录取进士。
朱厚照批复“后不为例”,于是产生了一个有四百人之巨的超级科考年。
裴元建议“恩科”的举动,本质上就是切合这个时间段的痛点。
也就说,哪怕没有裴元的建议,下一科也会出现“特增”,裴元的“恩科”方案,只是将这需求提前释放了。
虽说这一届的恩科,主考官仍旧是大学士梁储,副主考仍旧是翰林院学士毛澄,在意识形态的倾向上不会有什么变化,但毕竟是一科拆成两科,仍旧会产生微妙的蝴蝶效应。
听到了唐皋这个名字,裴元下意识的又询问了剩下几人。
结果余下的几人中,有一个三十多的叫黄初,有一个二十几的叫蔡昂。
听得裴元不由倒吸一口凉气。
状元唐皋!榜眼黄初!探花蔡昂!
不想这一个小小的驿站,竟然集齐了正德九年三鼎甲。
见到裴元面色动容,几人连忙说了受困于风雨,来不及入京赶考的事情。
裴元听了沉吟半晌,一时难以抉择。
几个举子见状面面相觑,却也不敢催促。
过了好一会儿,裴元才对他们说道,“既然你们求助于我,我没有隐瞒身份的道理,你们可以听完了再做决定。”
裴元在几个举子惊疑不定的目光中,缓缓道,“我乃是镇邪千户所的锦衣卫千户裴元。”
说完,裴元顿了顿,好整以暇的观察着几人的表情。
听到裴元是锦衣卫的身份,几个举子的脸色果然变了变。
裴元的目光下意识的先看向蔡昂,这位探花郎在历史上可是个道德底线很灵活的人。
作为清贵的翰林词臣,主打一个老板要什么我就做什么。
地方献白兔,他就写白兔诗。地方献白鹿,他就写瑞鹿赋。天上出现好云彩,他就写景云赋。
武宗实录他也乖巧参与,活儿干完之后,廷和拍肩,厚熜也说一句不错。
要说没底线,此人最没有底线。
谁料,蔡昂眼睛滴溜溜的来回看着众人,却没吭声。
倒是唐皋很从容的说道,“学生一心向学,志在科场,还望裴千户援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