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秘其事。
毕竟谁愿意刚登上仕途,就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啊。
万一被文官们觉得这三个人为了利益可以在原则上妥协,势必会把他们排斥在圈子外的。
可裴大善人也不是肯白做好事的性格。
除了刻意离间,搞出几个人证,裴元又想到了另外一个绝佳的计划。
想要让这三人甘心情愿的记住自己,也愿意承认这段交情,最好的方法,就是用另一段更加传奇,并注定会青史留名的故事,把他们和自己绑在一起。
到时候,这件事不但没人诟病,反而会被视为文运昌盛的祥瑞,传为美谈。
而作为载三鼎甲入京的裴元,不但可以捞到巨大的声望,彻底甩掉锦衣卫奸邪这个名头,甚至说不定还会被满天下的读书人赋予一些玄学价值。
顺带着,还能稳固裴元自己的基本盘,让那些山东、辽东的举人在金榜题名后,不至于有什么多余的想法。
好处那么多,付出却很小。
裴元当然不想放弃了。
“试试吧,试试吧。”裴元不屈不挠的怂恿着。
韩千户“哼哼”一声,斜了裴元一眼,“你如果那么闲的话,就去检查一下携带的火药有没有受潮。”
裴元见韩千户完全不理会,一时也没了法子,只得去季信那边,向他询问火药的事情。
火器这东西还挺敏感,重要性不在精骑之下。
大军征伐的时候,朝廷还会派出专门负责管理兵备物资的监枪太监,火器就一直在严密监视之下。
比如说弘治旧人中的尹生、张忠等人就给谷大用和陆訚担任过监枪。
尹生、张忠更是利用这个机会,投靠了大有前途的陆訚。
只不过,韩千户连佛朗机炮的子铳都在仿造了,这些火器反倒算不得什么了。
裴元在季信那里磨蹭了一会儿,就让人通知了唐皋他们三人,提前收拾东西,准备下午登船。
唐皋三人得了信儿,直接就带着自己的包袱和仆人,来到了码头。
裴元听人回报,有些好奇的从季信那船出来,向唐皋询问道,“不是说要下午才能开船吗?难道底下人没说明白?”
三人神色都有些尴尬,最后还是心性最坚定的唐皋说道,“也没什么不好说的,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。早些出来,也好过相看两厌。”
裴元一转念便心中暗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