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书房内。
朱元璋端在在龙椅上,端着架子,神态威严的看着下方群臣。
在皇后那里离开后,他便派人召集六部尚书、李善长、汤和等人前来议事。
见众人到齐后,便直奔主题道:“朕知道这些年来,你们对朕独断专政,一手把控大权,颇为不满。”
此言一出,除了几位陛下的老兄弟敢与之对视外,其他人顿时流露出惊慌之色。
朱元璋也不想追究,到底是谁在暗地里嚼舌根,继续道:“朕想到一个办法,所以将诸位爱卿召集至此,共同商议下这个内阁制度,看看是否值得执行、实施。”
当下便将“内阁制度”的理念讲述了一遍。
从始至终,朱元璋的神态都没有丝毫的变化。
但下方的群臣脸色却不断的变换着,大多数人是喜忧参半。
谁都没有料到,陛下会将一手把控大权铁律做出改变。
但这个尚未推出的“内阁制度”,简直不要太赞了。
分权内阁、各部为职、最终的决定权依旧掌握在陛下的手中。
如此建议,无论是对朝廷、还是对天下、又或者是对皇帝本人,都是极为有利的事情。
只是这个建议,群臣都不相信是陛下想出来的。
倘若陛下真的有这样的思维,恐怕这个制度早就问世了,何必要等到现在才提出来?
吏部尚书李信第一个上前一步道:“陛下,臣认为这个内阁制度甚妙,应当火速落实!”
自从陛下掌控大权后,六部便直接面对圣上,可谓是如履薄冰。
如今终于看到了些许的曙光,李信根本就抑制不住内心之中的躁动,第一个表态。
户部尚书杨思义、礼部尚书孔安、兵部尚书叶云、刑部尚书周祯等人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,力挺内阁制度的推行。
自从胡惟庸惨案结束后,收到牵连的官员人数众多,群臣更是每天都在提着脑袋为朝廷做事。
生怕稍有不慎,铡刀就会落下来。
可以说这个内阁制度的提出,直接全票通过,整个御书房内,没有一人提出反对之词。
对此,汤和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,恭维道:“想必陛下为了这个内阁制度,耗费了不小的精力,时到今日才将之完善,准备推行。”
或许是因为没有听到反对声,所以朱元璋的心情很是不错,也没有将功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十四桥 作品《大明:七岁熊孩子,老朱求我登基》第七十七章 测试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