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贵豪强们眼中,兴许这压根不重要,但我觉得这却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。”
“百家的文人们总是想着救国济民,怎么救怎么济,坐在豪华的房子内,几人盘膝对谈,国家大事就被敲定。”
“再去问他们一斗米一升盐卖多少钱,全部两眼一抹黑,那我问问老爷子你,三口之家守着一亩田,一年可得多少钱?”
“樵夫每日捆一捆柴,又能养活几个人?”
“今年的谷价比去年便宜还是贵了?”
汉武帝欲言又止,嘴角微微抽了一下,他觉得刘进在说自己,但又没证据。
他自己不就是如此?寻日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,柴米油盐小民生活成本他根本不在乎,也不了解。
他脱离小民太久太久了,若非在郊外重新认识了大汉的皇长孙,他压根就不稀得出宫,在未央宫、建章宫享福多好?他要做的就是御下掌控好百官重臣,只要上层稳定,国家就乱不了。
将目光放在北疆,打赢匈奴重新洗刷耻辱比什么都重要。可他却从未想过怎么将这个国家治理的更好一点,怎么能让小民生活的更好一点。
汉武帝沉默了许久,他忽然发现刘进问的问题,他好像一个都答不上来。
当然,也不全是,谷子的贵贱他还是知晓的,仿佛为了挽回自尊,汉武帝道:“谷价比去年便宜了许多。”
“听您老的语气,这是好事?”
汉武帝道:“难道不是吗?谷价便宜了,更多人可以吃饱肚子。”
刘进叹道:“老爷子,您看您就是脱离小民太久了。”
“谷贱伤农呐!”
“粮食便宜了,种植粮食的小民还能得几个钱?又加上高昂的农业税收,得到的钱财比往年更少了,长此以来,小民哪里还能有种田的积极性呢?”
汉武帝若有所思,酒杯放在嘴边,始终没吞下那一口酒。
“那就将粮食价格提高点?”
“谷贵饿农。”
刘进继续道:“当粮食价格过高时,农民为了维持生计或应对其他生活开支,不得不将手中的粮食大量出售。高粮价还会导致投机者囤积居奇,更加剧其他生活物质的价格提高,最后农民会因为存粮不足饿死。”
汉武帝沉思片刻,他觉得他该收回在未央宫对刘进说的话。
有些道理,桑弘羊真未必比他更懂。
当然,这两句经济学谚语也不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李夏蝉 作品《偷偷告诉你,我是大汉皇太孙》第64章 孙子教爷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