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前,最早降附李密,后又降服宇文化及的孟海公已经见机转舵,向李善道呈上了讨好的表章,表示了愿意听从他的号令,底下来,远的不说,东郡附近郡县的各路割据,很大可能也会像孟海公这样,即便不彻底归顺李善道,也将会改而从依附李密,变成在他两者之间骑墙。
於此关头,将“山东道行军总管,抚慰山东大使”此职授给薛世雄,无疑是对其的极高信任,是将“趁此大胜,经略山东,与李密在山东争夺地方”的重任,交托与了他。
薛世雄深知此任重大,又感李善道对他的信任,又觉压力很大。
他撩袍下拜,说道:“臣老朽之躯,得大王如此信重,诚惶诚恐!臣虽驽钝,感大王恩遇,唯有竭尽忠智,鞠躬尽瘁,定不负大王重托,为大王镇守东郡,抚靖山东,收拢人心,助大王成就宏图伟业!至若佐助僚属。”他斟酌了稍顷,抬起头,说道,“臣只求两人相助。”
“何人?”
薛世雄说道:“黎阳得不失,非臣功,首赖王兄安抚民心,次赖陈敬儿智勇兼备。臣敢请大王,调陈敬儿为臣副将。山东多著姓,并诸郡长吏,颇隋之故臣,闻大王征河东,获郑元璹,其系故隋沛国公郑译子也,若得其人佐助,或有助收服荥阳诸郡士心,臣亦敢请大王调之。”
“郑元璹?”李善道看向了于志宁。
河东一战,汉军着实俘虏了好些降从李渊的隋臣。
郑元璹,是其中之一。
其族为荥阳郑氏的北祖洞林房,世代仕宦,为山东高门之一,如前所述,名列“五姓七望”。
他的曾祖郑琼为周之太常卿,祖郑道邕为周之司空,他的父亲郑译,历周、隋两代,俱为重臣。郑译的从祖郑文宽,妻为平阳公主,平阳公主是周文弟宇文泰皇后的妹妹。平阳公主没有儿子,宇文泰就让郑译过继给了她家。因此,郑译小时就被宇文泰亲近,总与宇文泰诸子玩耍。在周时,郑译就担任显贵之职,得拜沛国公,食邑五千户。
这个郑译,与杨坚是同学,两人关系很好。故而,杨坚篡周建隋的时候,郑译立下了建策之功,入隋后,摇身一变,又成了隋的开国元勋,进位上柱国,恕以十死。
尽管因其人轻险、贪财,杨坚后来疏远了他。不过论名声、影响力,他却依然很有分量。杨广继位后,郑译已死,杨广改革官职,废除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,以郑译佐命元功,诏追改封郑译莘公,以郑元璹袭。郑元璹凭借父功,官爵虽不如其父,却也颇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赵子曰 作品《天命:从大业十二年开始》第一章 忠心体国薛河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