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反造反,造了半截,又去投降?这岂不是把兄弟们流的血都当成了儿戏!——李密帐下,亦是有李公逸的部曲,在跟着他围攻洛阳的!他的弟弟,现就在李密的前线军中。他们曾并肩浴血,期望破旧立新,如今却要眼睁睁地看着希望沦为泡影。
将军李公逸改投李善道,王佛子最初只是本能地跟随,将军指向哪里,他便冲向哪里,不多想,也不敢多想。但这几日白马的见闻,以及随侍将军谒见汉王、跟着汉王巡视乡野时的所见,不知不觉间,却让他心底的想法,悄然出现了转变。
他远远见过李善道数次。
这位新近大败宇文化及十余万骁果的汉王,年轻英武,身姿挺拔,目光沉静如渊,自有不怒而威的气度。宇文化及的兵马何等雄壮,王佛子亲眼见过其一部途经雍丘时的盛况,旌旗蔽日,甲胄精良,望之令人胆寒。可就是这等强敌,被汉王打得溃不成军!
更出他意料的是,这位声威赫赫的汉王,全无想象中的跋扈傲慢。王佛子曾亲眼看见他蹲在田垄边,与一个满脸沟壑的老农絮絮交谈,神态平和;也曾亲眼见他抱起一个拖着鼻涕的农家小儿,逗弄得那孩子咯咯直笑,全无王者架子。这些场景,透着难以言喻的生机与踏实。
王佛子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冰冷的马鞍。
他忽然觉得,将军这次改换门庭,投向李善道,或许,真的是一个极其明智的抉择?至少,在这位汉王的治下,他看到了秩序,看到了希望,看到了与李密那边截然不同的气象!
耳边传来车轮碾过冻土的辘辘声。
王佛子收回思绪,看了看队伍后方那长长的辎重车队上。
车上满载着粮袋,这是临行前,汉王亲自下令赏赐给他们的粮秣,足够他们这支人马嚼用月余。看着这些实实在在的粮食,王佛子因李密降隋而生的愤懑,被压了下去。管他李密如何,至少眼前,跟着汉王,兄弟们能吃饱肚子了。这一年多来,起初靠着洛口仓的巨粟,李密还不曾向他们索要过粮,可随着流民蜂拥分食,数十万大军围攻洛阳的消耗,洛口仓的粮食日渐捉襟见肘。从一两个月前起,李密却就开始向他们索要粮食,弄得雍丘上下怨声载道。
一阵寒风袭来,卷起地上的沙尘,打在脸上生疼。
王佛子缩了缩脖子,把脸埋进皮袄的领口,转回头,重新望向队伍前方。
而就在他转回视线的时候,他的视线再次掠过了城门前道边,代表李善道相送李公逸等的人群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赵子曰 作品《天命:从大业十二年开始》第二十五章 桃李当应大王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