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阴捷报中,有一句话,高曦看了两三遍。
不是李靖四五日就攻下了济阴这句使他颇为惊诧的话,——他才围困郓城,济阴就已被李靖打下,这的确令人吃惊,但倒也罢了,而是“郑智果先登城中,擒孟海公父子”此话。
两年多前,他怎么降从的李善道?
正是道上遇伏,他以一敌众,本可杀出,却结果被郑智果用绊马索将他绊倒,他乃才被擒。
当然,事情已经过去两年多,降从了李善道后,李善道对他也很器重,并且最重要的是,李善道确实是个明主,於今事业红红火火,他也水涨船高,已为汉军最重要的大将之一,——从这个角度说,他倒应该感谢郑智果,却唯他性情磊落,於此等暗算行径,终究意难平。
这个昔日绊倒了他的郑智果,却在两军同时进攻济阴、东平两郡之此战中,不仅跟着李靖抢先打下了济阴,且立下了攻入济阴城的首功!高曦心里,确有一丝芥蒂微萌,如细刺梗胸。
争强竞胜之心,人皆有之,在他心底,确乎也在这一瞬间,冒出了些许芽尖。
但不过瞬息之间,他便将这念头驱散。
个人些许颜面,较於攻城略地、鼎定大局,实轻若浮尘。他高曦岂沉溺旧怨、不识大体之人?
这些且不必多说。
只说当高曦抹平心绪,开口之后,诸将都静了下来,听他来讲。
听到他先是做了一番针对当前局面的分析。
“公等求战心切甚好。徐师顺部远来兵疲,亦固不假。然,贸然出击,恐非上策。”高曦指点帐壁上挂着的郓城地图,说道,“缘故有三。其一,徐师顺部虽疲,其部曲数千之众,且其非无谋之辈,——前日诱他,他就没有上当,而又其援既至,城中士气或因此稍振,则我若此际急攻徐部,徐圆朗为自保计,势必会遣兵出援,届时我军将陷腹背受敌之境也。
“其二,徐师顺部与城中守军合兵,兵力与我军大致相当。徐部固疲,却我军经昨夜鏖战,士卒岂不疲惫?伤亡几何,尚未及详细统计,然按歼敌之数估摸,加上还有攻李开弼营的这场攻坚,估算得有近千,需要休整。反观城中守军,虽士气或沮,却是养精蓄锐之生力军。以我疲师,迎击敌生力军与困兽犹斗之援军,胜算几何?若一旦受挫,大好形势就将逆转。”
最后,他指向城北区域,“其三,城北地势,多沼泽泥淖,极不利我骑兵驰突,亦不利重甲步卒结阵而斗。此二者,恰是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赵子曰 作品《天命:从大业十二年开始》第六十一章 稳势待隙名将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