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太让人意外了!
难道是因为太子殿下的缘故?
想到这个可能,刘兰成忽地想起李承乾说的那番话,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。
原来太子殿下让自己不要让他失望,指的不是相亲活动,是夏州刺史啊!
哈哈哈!我终于成为太子殿下的人了!
刘兰成开心的想要飞起来。
反观刘旻则一脸铁青,双拳紧握,连指甲掐尽肉里了都浑然不觉。
却听无舌笑着提醒道:“三位大人,谢恩领旨吧!”
“这”
三人对视一眼,而后异口同声:“臣,长孙无忌,柴绍,刘兰成,遵旨,陛下万年!”
此言一出,无舌便笑呵呵地将圣旨交到了长孙无忌手中。
很快,三人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。
只见无舌又拿起一份圣旨,高声念道:“大唐皇帝令:太子李承乾接旨!”
听到这话,众人‘唰’的一下就将目光落在了李承乾身上。
“呵!”
李承乾呵了一声,二话不说,直接就站了出来:“臣,领旨!”
“呃,”
无舌嘴角一抽,本想提醒李承乾行礼,但看李承乾的表情,明显有些不对,于是识趣的忽视了这个礼节,当即高声念道:
“大唐皇帝敕曰:太子李承乾,劳苦功高,扬国之尊严,朕心甚慰,赐财帛二十车,赏食邑两万户,加封镇国大将军。即,领旨之日,立刻返回长安,不得有误!”
哗!
全场再次哗然。
谁都知道,圣旨一般有‘诏曰’,‘制曰’,‘敕曰’三种开头。
‘诏曰’是公告天下大事的时候用的,‘制曰’是皇恩浩荡,宣示百官的时候用的,而‘敕曰’,则是皇帝加官晋爵的时候,专门用来告诫对方的。
虽然‘制曰’和‘敕曰’都可以用来加官晋爵,但这么明显的差别,还是让众人有些意外。
特别是最后那句,‘领旨之日,立刻返回长安,不得有误’,措词带有明显的强制意味,完全不像是表功,倒像是问责。
这到底是什么情况?!
明明太子在朔方立了大功,为何陛下的圣旨会这么古怪?!
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,李承乾如刚才一样,二话不说,直接就上前领过了圣旨,平静道:“臣,遵旨!”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王蜀蜀 作品《大唐:刚被立太子,逆袭系统来了》第171章怒发冲冠,凭栏处,潇潇雨歇!【求月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