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陷入僵局,又是一轮沉默间,付前却是主动提醒,示意不必被烂人影响生活。
道理倒是没问题——
“能帮我也拿一份餐具吗?谢谢。”
就在一群人不知道该不该接受建议时,却听付前继续转向露西,提醒客人还没有碗筷。
“给你。”
能感受到露西也是观感复杂,不过似乎是气氛太压抑,迫切地想找点儿事情做,下一刻她竟是真的跑去厨房,翻了一套餐具出来。
“谢谢所以你和卡顿是怎么认识的?”
礼貌道谢,而直到把餐具接在手里,付前才唠家常般,对事情的原委表示好奇。
这
肉眼可见地手抖了一下,如果还抓着碗怕是会摔地上。
现在为止露西女士虽然还算镇定,但看得出来也不过是一个困于柴米油盐的普通人。
故人的到来已经是让她心乱如麻,而付前突然的问题更是敏感。
“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,可能是最好的选择。”
见露西不自觉地往她丈夫那边望,付前笑着开导。
这份八卦当然不可能放弃。
截至目前卡顿在做的事情,乍一看似乎挺好理解。
弥留之际寻觅故人,弥补遗憾之类。
但问题也出在这里,他那份遗愿清单真这么简单?
帮人达成愿望这种事,倒也做过不止一次了。
付前深知在生死面前,人心可能催生出各种奇妙念头。
所以虽然没有跟上去,但他并不介意多了解一下,这第一个项目的前因后果。
至于对露西说的也并非瞎扯,眼前事件的尺度,已经没法睡一觉明天就当没发生过了。
此情此景下被迫说出来,其实反而更能取信于人。
“卡顿不是本地人我其实也只见过他几面”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相对漫长的等待后,露西似乎也领悟到了这一点,坐下来说起从前。
“那时候我们年纪都很轻,按卡顿自己的说法,比我还要小一岁然后跟着他做医生的父亲来到这个地方。
“他整个人显得很忧郁,不爱说话,但反而让我觉得很投缘”
坐在长长的餐桌旁边,安静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韵事,确实古怪了点儿。
不过记忆之门一下打开,露西看着倒是情绪稳定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