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纷纷跪地,嚎啕大哭。
纷纷请求刘备不要走。
李翊见缝插针,上前道:
“使君爱民如子,断不会舍你们而去。”
“只是强宾不压主,青州本非我等所有,不好长留。”
“若是诸位愿意,可与我等同回徐州去。”
让百姓们舍弃家园,跟刘备去徐州,刘备自己都没什么信心。
谁料众人竟毫不犹豫地跪伏在地,磕头如捣。
“愿意愿意!”
“我等皆愿追随刘使君!”
只见清一色的百姓,全都愿意跟随刘备回徐州。
这一幕,使刘备震惊不已。
虽然他安顿百姓,会提供钱粮,也会借给他们田地耕种。
一般的贫苦的百姓确实顶不住这诱惑,可刘备还没提呢。
这些百姓居然就已经愿意跟着自己走了。
他刘备的魅力真有这么强吗?
刘备又惊又疑地望向李翊,李翊笑道:
“青州战乱不比徐州少,百姓困于水火。”
“今明公能带众人脱离苦海,自然能得人心。”
总结一句话,
袁绍宽厚,关袁谭什么事儿?
其实袁绍得人心,确实是因为他们家的法律宽松,赋税也相对更轻。
老百姓都念着他们家的好。
所以当袁谭陈兵青州时,百姓们几乎是夹道欢迎,为袁谭在青州的战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。
但很快,他们就后悔了。
袁家大公子,似乎跟他们心目中的袁神不太一样。
袁谭重用群小,纵情淫奢,喜欢听信近信。
同时,他也有着“何不食肉糜”的缺点。
无法理解耕织收获的艰难。
而由于袁谭重用奸佞小人,导致这帮人得不到约束。
就监守自盗,贩卖公物,甚至掳掠田野百姓。
这些都触犯了百姓的核心利益。
而更过分的是,袁谭派人到各县去募兵。
只有交出财物的人才能够免征,交不出的就直接充军。
袁谭在青州算是把他老子的口碑给败光了。
以至于当时青州一万户口的县,登记在案的只有不到几百户,税收不到实际的三分之一。大家伙儿都忙着逃命去了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87章 刘备震惊,难不成我真是天命所归?(求订阅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