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且据臣闻之,此人乃宦官之后。”
“十常侍之例犹在眼前,杨太尉何以忘却?”
“况我等也不知其内心如何。”
“天下诸侯众多,皇室宗族多为地方州牧,何必单求他曹操一家。”
“不如暂且观之,再寻忠臣。”
“奈何不与诸大臣商议,便骤然独往?”
杨彪正色答道:
“如今天子王驾困顿蹉跎,岂容观望?”
“曹兖州离雒阳最近,若提前使人知会,待我等赶到雒阳时,便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济。”
“况曹孟德此人也曾参加过讨董义军,想来是个忠臣。”
“听闻其年少时任雒阳北部尉,曾造五色大棒十余根,申明法纪,违者皆棒杀之。”
“十常侍蹇硕之叔父触犯法度,即丧于此棒之下。”
“后董贼火烧雒阳,劫持天子王驾去往长安时,诸侯联军皆逡巡不前。”
“唯有曹孟德起兵追击,虽败于荥阳,然终不似其余诸侯虚伪,不作为!”
董承摇了摇头,反对道:
“可我却偶然听闻他误杀好人,并放言;‘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’。”
“此等人物,岂是忠良善类?”
“尤其他二伐徐州之际,所过多所残戮,听闻泗水都被杀得为之不流。”
“其人残暴至此,若使其来迎天子。”
“恐为祸不下于董卓,还请陛下三思!”
杨彪大声道:
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”
“如今世道混乱,群贼并起。”
“纵使曹孟德私德有亏,但毕竟心向汉室。”
“我等在此争论不休,终究不是善策。”
“若能使曹军击退傕、汜二贼,诚为大幸。”
两个大臣就这么当着天子的面,在河边上争吵。
争执声又引来了其余诸大臣过来围观。
不少人索性直接加入进来讨论,要不要请曹操过来迎奉王驾。
刘协在一旁听着,只觉烦闷,厉声叱道:
“众卿家安静!”
争吵声乃消。
刘协走到董承跟前,问道:
“既然董国舅信不过曹孟德,那你以为该请谁来保扶王室?”
董承未及开言,司徒赵温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125章 天子王驾,东归何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