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翊点了点头,肯定了赵云的猜测。
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,人口为豫州之最。
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这里地理位置好,有大量的水系。
就拿李翊此前勘察过的颍水来说。
这条河系连接淮水,可以直通徐州。
等于说,能够通过这条水系,连接豫、兖、徐三州。
而李翊即将北上的城父,去勘察那里的涡水也是一样。
都连通淮水,可以直通徐州。
陆路运输,只运七天的粮草,都要消耗一半。
可水路运输,一千里的路程,也只消耗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左右,至多不超过二分之一。
试想,若是利用这两条水系,运送粮草,甚至是运送士兵。
那他们可以从徐州,往袁术的淮南投放多少兵力过去?
赵云听完了李翊的构想之后,大为吃惊:
“军师是想把与袁术的战事,转到豫州来?”
“不错。”
李翊颔首,“如果能够利用好汝南的水系,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粮草的输送效率。”
“更能够增加我们士兵的投放能力。”
“靠着水路,我们可以在汝南,在九江,在庐江投放大量的士兵。”
此前李翊在广陵时,在面对袁术的战事中,始终是选择防守。
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广陵不好主动进攻。
要先走长江水路,绕路至九江后面,才好登陆。
所以袁术攻打广陵时,徐州这边作为防守方,反而是更有利的。
若想要攻打袁术,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战场转移到汝南来。
如果说顺着颍水、涡水的水路,从汝南,攻打袁术。
是可以直达寿春的。
没错,是直达!
这能极大提高徐州的自主性。
这也是为什么李翊很早之前,就开始力荐刘备训练水手艄公,购船造船,募集工匠的原因。
为的就是等到全面覆灭袁术这一天。
到那个时候,徐州肯定是要全国动员的。
除了主战场,自汝南投放大量兵力之外。
陈登的广陵那边,也可以顺着长江,绕袭袁术的九江后背。
而如果这个局面真的形成了,那么割据于吴郡的孙策,肯定也会在此时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135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,岂可困坐终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