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东互通贸易,置购战马。”
“骑兵的组建提上日程,这马鞍马镫也该拿出来了。”
李翊为什么不早一点拿出高桥马鞍与双马镫出来?
因为技术这种东西,是没办法做到垄断的。
尤其像马鞍、马镫、曲辕犁这种军用、民用的物件。
只要用了一段时间,百分之一百会传到其他地方去。
就拿这曲辕犁来说,李翊只用了一年多,就已经听说别的郡县已经有人开始使用了。
当李翊听到这个消息时,心中波澜不惊,因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。
一项新兴技术,且门槛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,它的传播是必然的。
对此李翊看得也很开,
天下分久必合,久合必分,早晚一统。
既然都是汉民,他们能够拿去,改善民生,又有何不妥呢?
不过此刻作为刘营重臣,李翊也必须拿出相对应的措施来。
那就是不把这些技术一次性全部拿出来。
如果一次性全部拿出,的确能够造成一段时间的科技碾压。
但如果碾压程度,做不到马上一统的话。
那别的地方学去,就是必然趋势。
而冷兵器时代,无论如何就是不可能做到快速平推。
这是由生产力决定的。
既然如此,那就只能一项一项的拿出来,打一个时间差。
先用科技树造成碾压,尽可能多的将这项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之后,才推出新的技术出来。
“好啊,军师真不愧为天下奇才啊!”
刘备见此大喜,即图纸收入怀中。
“之后吾便命匠人打造,连夜推广至骑兵编队之中。”
李翊谏言道:
“此物虽好,然成本也大,只先用来武装精锐骑兵才好。”
微微一顿,又接着补充道,“武装好的骑兵,若非战事需要,切忌将此物泄露出去。”
虽然技术传播不可避免,但人为干预,能延长一段时间就延长一段时间。
可别到时候闹哄哄上场,到头来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。
“先生放心,备理会的。”
虽然图纸有了,但毕竟此物新鲜。
能工巧匠从零开始打造,也是需要时间的。
正聊时,桃红已将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154章 君臣相得,遥相顾,道是帝业未可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