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融是天下名士,世之大儒。
在曹植成年之前,孔融的文章基本上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天板。
同样文采出众的祢衡,当然会敬佩孔融了。
黄射却笑道:
“正平此言有误吧?”
“我听闻徐州之富,缘于刘玄德用李子玉为谋主。”
“其人开屯田,收流民,抚定诸郡。”
“孔北海来徐州治学,亦是此人之谋。”
“缘何将徐州富庶之功,独留于孔北海耶?”
与祢衡不同,黄射是一个政治人物,思考问题比较理性。
按照他收到的情报,就是李翊在着手帮刘备治理徐州。
才使得徐州的手工业、农业飞速发展。
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了陶恭祖时期的生产力了。
而祢衡作为游历天下的游子,思考问题就更加感性。
果不其然,
只见祢衡面色一变,叱道:
“黄兄莫要胡言。”
“我偶然听闻李子玉乃是山野出身,不治经典,未学儒道。”
“天下岂有不读书而能治国安邦之人?”
“料此人乃欺世盗名之辈,不值一哂。”
“我曾经途径平原之时,黄巾造逆。”
“孔北海更置城邑,立学校,表显儒术,兴办太学。”
“纠集吏民为黄巾所误者男女高达四万余人。”
“此我亲眼所见,与徐州之治合不相同乎?”
这
黄射很想反驳祢衡,但他知道跟他辩论起来,那就没完没了。
何况祢衡有自己的局限性。
他作为求学游子,所见所闻是有信息差的。
百姓听到的,传播的,至多只有百分之五十是真的。
而真实的信息则掌握在统治阶层手里。
他们给百姓听希望他们听的话。
至于不好的信息,统治阶层内部听听就行了。
比如打了胜仗,歼敌一万人。
自然要对外宣称歼敌十万人。
这是给老百姓听的,用来提振吏民士气的。
黄射作为市级高官,所接触到的信息自然要比祢衡完整许多。
当下也不和祢衡争辩,只道:
“罢罢罢,我不与你争论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158章 虎狼纵暴互奔驰,狐魅纷纭擅肆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