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号,有些诧异。
连忙站起身来,拱手道:
“是,谨遵君侯军令!”
或有人在旁侧谏言道:
“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,然非纵横之人。”
“若使其督豫章军政,恐误大事。”
李翊背着手,沉声说道:
“不然,我以为子义信义笃烈,有古人之风。”
“可以付与大事。”
又看向太史慈道,“子义觉得呢?”
被问及自己的意见,太史慈连忙跪拜道:
“此诚慈本心所望也!”
士为知己者死,太史慈立下的志向,便是要带七尺之剑,立不世之功。
如今他认为他的机会来了。
嗯
见太史慈这么有精气神,李翊也更加放心,又道:
“龙欲高飞腾空,必先阶其尺木。”
“适才我已许诺王公,派一千人前去驻守豫章。”
“子义此去当视豫章子民亲附之否,至于手下之兵,宜将多少,卿可自由意。”
言外之意,太史慈可以自行决定带多少人。
在场诸人,无不暗自感慨李翊的人格魅力。
在大伙儿都不看好太史慈的情况下,却愿意乾纲独断,给予其绝对信任。
仿佛在说,拿上我的符节,去地方赴任,等办好了再回来见我。
这种信任感,是古代所有士人追求的。
太史慈躬身答道:
“君侯立在志事,今刘繇丧亡,尚不知华子鱼待遇如何。”
“其故复部曲复依何从,慈窃以为可往来召去。”
“部曲乐来者便与俱来,不乐来者且安慰之。”
“待慈到后,再观华子鱼牧御方规如何。”
“故所将之兵,不宜多,将数十人足矣。”
太史慈回绝了李翊的好意,认为不需要单独从淮南派兵来。
他只需带数十个随从,有信心收复豫章部曲,纳为己用。
即用豫章人治理豫章人,豫章兵保卫豫章土。
此举无疑能帮李翊省去一个大麻烦。
毕竟遥养一支千人部曲,所费粮饷也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若太史慈果真能用豫章养好豫章部曲,那自然是再好不过。
“子义可要想清楚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166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方为李翊行事之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