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雄豪并起,将军能以一乡之众,合黑山百万之民。”
“威震河朔,播名天下。”
“如何当不得这般赞誉?”
唔
虽然明知这只是刘备的客套话,但由于他说的太过真诚。
以至让张燕这个老油子都颇为感动。
李翊在旁侧看着,不由暗叹了一口气。
你说你,跟我谈早早答应不好吗?
非要逼我徐州出动大汉魅魔,你才肯服服帖帖是不是?
看见张燕那已经半沉沦的样子,李翊知此事已经成了一半了。
刘备的话还在继续:
“今袁绍拥四州之地,民户百万。”
“虽号为大将军,终因权夺利,未有心系王室。”
“备料其久自生乱,是复有一卓也。”
有其君,必有其臣。
刘备上来跟李翊的话术套路,几乎如出一辙。
都是先踩一脚袁绍,把他打成反贼再说。
只不过刘备比李翊扣得帽子还狠,
李翊只列数了袁绍的罪状,刘备直接把袁绍打成是跟董卓一样的反贼。
这个标签就太狠了。
当然了,刘备完全有证据。
毕竟袁绍想拥立刘虞为帝这事儿,众人皆知。
尤其刘备当时还在北方,对此事知之甚细。
你说天子尚在,你袁绍竟敢拥立刘虞为帝。
不是董卓是什么?
就算这件事最后告吹了。
那也是人刘虞心存汉室,识大体。
跟你袁绍这个反贼没关系。
玩儿政治嘛,
就是得会扣帽子,罗织罪名。
其实,细数历朝历代你都会发现,这些政治人物最喜欢的就是扣帽子。
他们能把一件很小的事,说成是一件很严重的事。
又能把一件极为严肃的事,尽量去淡化它所造成的影响。
总之就是,怎么有利于自己怎么来。
现在河南与河北别说是两边的领导人了,就是两地的百姓都知道。
两地开战只是时间问题。
在热战开始之前,自然是先冷战。
尽量给自己造忧,增加舆论优势。
河南这边,指责袁绍不遵王室,不缴钱粮,是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175章 只要对方不用核武器,我徐州绝不出动大汉魅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