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,助他守鄄城。
不想程昱却回绝了曹操增兵的好意,反而回信说道:
“袁绍拥十万之众,自以所向无前,傲睨天下。”
“今见我兵少,必轻易不来攻。”
“若益兵于昱,过则不可不攻,攻之必克。”
“此徒两损其势耳。”
“昱只领七百兵守鄄城,袁氏必不能取,愿公无疑!”
程昱拒绝曹操增兵的好意,理由也很简单。
袁绍自负,兵少必不来攻。
兵多成了威胁,袁绍反而要亲自过来解除这个威胁。
所以你就放心罢。
鄄城位于白马的东南部,也就是袁军追击曹操的后方。
袁绍用兵,那肯定是奔着曹操主力去的。
而不是挥师东进,不然就成打徐州了。
所以,程昱的威胁就在于他可以随时杀出来,断袁绍后路,恶心袁绍。
但如果程昱只有七百人的话,他就没有这个威胁了。
倒是兵多,反而是袁绍一定要铲除的隐患。
果然不出程昱所料,袁绍并未挥师向东,而是集中主力部队,全力追击曹操的部队。
曹操感慨程昱智谋的同时,也顺利与关羽将白马民众迁到了官渡。
时刘备亦领军在了官渡。
原来,早在李翊定下济南郡之时,便提前书信一封,告知下邳刘备。
青州战事定矣,请主公速速发兵西进,与曹操合力抵抗袁军。
刘备在接到李翊书信之后,惊喜之余,也是马不停蹄地提兵两万人,直往官渡而去。
在官渡成功见着了一路从黄河边迁民过来的曹操、关羽。
曹刘两军正式会合一处,此前韩嵩出使河南时,正好赶在了这个时间点。
故而未去徐州,便见着了两位君主。
曹刘同时抚慰韩嵩,并力劝韩嵩在刘表面前说好话,将刘表拉至反袁同盟里来。
韩嵩在见着了两位气吞万里如虎的猛人后,认定袁绍不是河南敌手,故欣喜地将随曹刘去拜见了天子。
曹操、刘备又暗自授意,表韩嵩为侍中、零陵太守。
韩嵩领命后便回了荆州。
而曹刘此时大军俱屯于官渡,两人回朝廷是因为离得不远。
一来抚定人心,二来为手下人表功绩,侧面的提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193章 关公封侯震三辅,文丑大兵围曹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