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姓疲于战事之故。”
“是以,不宜再从冀州征召众多壮丁,否则农事尽废,必生祸端。”
按照曹操给孙子兵法的注解,
一支十万人的军队,只要是远征,至少需要三十万的民夫才能供养。
也就说官渡之战期间,袁绍看似只出动了十万人马。
事实上,大后方也有大量的人员流动。
这当然会造成生产力脱节。
所以截至目前,冀州不少郡县都发生了叛乱。
尤其以黑山军首领张燕为首,
这厮趁着官渡战事,大量煽动百姓叛乱,加入他的黑山军。
虽然听说了张燕已暗中与徐州签订同盟条约,但这波战事,无疑使他发了波横财。
虽然张燕人数庞大,但也只是打打游击,对袁氏的统治构不成太大威胁。
不过光是放他在那儿,就很膈应人。
逄纪连忙解释说道:
“主公宽心,倒不必尽征冀州男丁。”
“俱吾估算,吾等尚可从冀州征召两万民众,以备来年战事。”
再从冀州抽调两万成年男性,是冀州目前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了。
再多征一点,都会爆发大量的叛乱。
“高干将军在并州尚两万人马,今可使人联络匈奴单于呼厨泉,相约攻取关中之地。”
“以制曹刘西线之兵。”
并州高干的人马虽然不多,但战力彪悍。
而高干本人作为袁绍的外甥,也是文武双全,颇有才能。
最重要的是,南匈奴的单于栾提呼厨泉与袁氏的关系不错。
甚至严格意义上讲,呼厨泉本身就是袁氏的半个臣子。
只有袁绍一声令下,呼厨泉极大概率会出兵襄助。
之前袁绍优势极大,仅冀州之兵就有十余万众。
故而压根没有考虑过并州,还有匈奴雇佣兵。
何况袁绍本人性格自负,也不屑于用蛮夷之兵。
但官渡一场大火,将袁绍的优势打尽。
为了尽可能多的弥救找补,袁绍也只能低下他高傲的头,让匈奴人配合他们出兵了。
“善,就传我令。”
“命高元才即刻联络匈奴人,配合吾来年进兵,攻取关中之地。”
“以制曹刘西线之兵。”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07章 联匈奴,袁本初全力一搏;见长子,李子玉荣归故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