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定信念的说建议。
只有把这三点全部做到了,才能真正让人心悦诚服。
提高自家集团士气的同时,还能暴涨自身意识形态。
刘备大喜,即委命李翊为帅,提兵两万,北上青州。
协助袁谭,还取冀州。
李翊提兵一路北上,袁谭知李翊果真亲自领兵来援,喜出望外。
亲自率军出城三十里迎接。
一见着李翊,当即拜道:
“袁显思见过君侯!”
李翊亲自扶他起身,握住他的手说道:
“吾妻亦出袁氏,若论辈分,君与我为堂亲。”
袁谭大喜,即邀李翊入城。
设宴款待李翊之时,又问起还取冀州之策。
李翊说道:
“今军中乏粮,我意先北上去渤海。”
李翊此次领兵过来,是没有带多少粮草的,所以只能仰赖袁谭供给。
但平原小地,肯定养不起这么多兵。
所以李翊才提出,要先北上取渤海郡。
整个冀州最富的地方就两个,一个渤海,一个魏郡。
再早个几十年,渤海可以说是冀州最富的郡。
估算人口大概在110万~200万人之间。
不过后来袁绍入主冀州后,将治所迁到了魏郡的邺县。
所以魏郡便从原来冀州倒数的郡,一跃成为冀州首富。
此外,除子龙老家常山外,像清河、安平都是人口大郡。
所以冀州敢号称九州之首,一郡当一州绝对不是胡乱吹的。
李翊想先取渤海,一方面是出于粮秣问题的考量,一方面是想把这个大郡给先占下来。
毕竟魏郡对徐州而言算是飞地,即便通过袁谭的手间接管控,也很难去与曹操相争。
曹操早已视魏郡是自己的囊中物、池中鱼了。
此前李翊领兵从魏地回来时,在黎阳见着于禁的大量军马,就已经知道曹操马上要对魏地动兵了。
正好,曹操的起兵能够帮自己牵制袁尚的兵马。
“若是先取渤海,袁尚领兵来攻,为之奈何?”
袁谭连忙问。
“若袁尚引兵来救,魏地空虚,曹操必趁势起兵夺取魏地。”
“袁尚若不还救,则失巢穴。”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17章 袁尚叹服,上一个这么打仗的还是白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