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什么不满意的。
没错,如果光看版图大小,曹操是得了半个冀州不假。
但你要从人口、经济角度看。
曹操真正得到的好地盘,只有甘陵国与魏郡。
而冀州东部的渤海郡、河间郡、北部的中山国都是人口大郡。
你要从地域上划分,刘备吃冀州东,曹操吃冀州西这很公平。
但冀州东部整体要比冀州西部富裕许多。
更别说冀州中部,同为人口大郡的安平郡,李翊也没有让出来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
李翊给出来冀州划分的底线,又何尝不是曹操的底线呢?
因为曹操在谈判中处于弱势方,鱼死网破是两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。
所以在曹操的构想里,至少西部的半个冀州都得拿下。
而他额外希望得到的,则是中部的安平郡,以及北部的中山国。
又过两日,
曹操再次发出邀请,请李翊过去谈判。
李翊按时赴约,双方就谈判桌上再次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讨论。
但最终的结果依然不是很好,
李翊始终是咬着魏郡、赵国不肯放,只愿给这两块地。
谈判最终再次不欢而散。
又过三日,
第三次谈判接着进行,这一次李翊终于让步了。
表示愿意给出常山国,并表示这已经是他最后的底线了。
但李翊所给出的“底线”,距离曹操心目中的底线依然差之甚远。
所以第三次谈判,依旧是不欢而散。
不过曹操敏锐的注意到,后两次谈判,李翊都把许攸带在了身边。
曹操心里暗忖:
“许攸乃吾之旧友,今与李翊出则同舆,何不求他相助?”
于是,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手下人。
程昱当即分析建议道:
“听闻此次李翊出兵河北,用许攸为谋士,多赖他出谋划策。”
“今冀州分划大事,又将之带在身边,料其必受信赖重用。”
“闻说此人视财如命,可于中做文章。”
曹操抚掌笑道:
“吾亦知许子远爱财,可速备钱帛,与我亲善。”
众从其言,即备了一车财物。
于夜晚时分,密遣人送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19章 曹操:孤这一生走过最长的路,是李翊的套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