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来,蹋顿得以指挥的乌桓和汉族人口多达三十余万众。
一时间,威震辽东。
既得了汉族人口,与袁氏兄弟的帮助。
蹋顿便有了向中原内部用兵的打算,却又忌惮中原人的武力,而不敢轻动。
袁尚乃出言谏道:
“吾在河北追随者极多,今若早早用兵,必有大量军民揭竿而起。”
“若是犹豫不决,迁延日久,仇恨便会放下。”
“到那时,大王想进兵都难了。”
言外之意,李翊在河北的宣传攻势也十分迅猛。
袁尚担心过不了两年,河北军民便会倒在李翊的“衣炮弹”之下,从而忘却他们袁氏的旧恩。
听到这番话后,蹋顿乃断绝犹豫,正式决定向中原用兵。
公元203年,正月初五。
蹋顿以帮助袁氏收复失地为由,发兵攻打渔阳郡。
乌桓人对渔阳是有一定影响力的,这里生活着大量的乌桓人。
不过对渔阳郡掌控力最强的,还是刘虞旧部鲜于辅。
早在公孙瓒杀害刘虞之后,鲜于辅便纠集了本郡兵马,与燕国豪强阎柔、袁绍部将麴义、峭王苏仆延,乃至鲜卑人联合。
共计十万兵马,于鲍丘大破公孙瓒,斩敌两万余人。
自那以后,幽州的代郡、广阳郡、上谷郡、右北平郡纷纷起兵,揭竿而起,脱离了公孙瓒的掌控。
即便到了袁绍统一幽州后,依然赋予了这些郡县高度的“自治权”。
因为幽州太穷苦了,若是把它们给直辖了,袁绍每年得倒贴不少钱进去。
索性干脆让他们自治,只要不捣乱,允许你们在那里爱干嘛干嘛。
所有直到现在,幽州北部诸郡依然是相对独立的状态。
鲜于辅因大破公孙瓒,在渔阳颇有民望。
于是在属下官民推重之下,代行太守之事。
鲜于辅很快收到了蹋顿攻打渔阳的消息,即召众人议事。
“渔阳穷苦,孤地难守,诸公以为该投何处?”
或有人谏曰:
“时雄杰并起,世人莫知所从。”
“以吾观之,终能定天下者,必刘备也。”
“今刘备命李翊为冀州牧,代行河北之事。”
“李翊早晚对幽州动兵,宜速归命,必不失封侯之位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29章 卫青开幕,刘备辟土,校尉嫖姚,李翊捕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