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于中军处。
很快便排下阵势,便丹阳兵在前,强弩手伏于门旗之下。
乌仆见汉军人少,便欲全军突击,将其碾碎。
韩忠急止之道:
“人言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
“其在官渡之战时,斩颜良、诛文丑,威震河朔。”
“难峭王不可轻敌。”
乌仆望一眼关羽军阵,冷声道:
“关羽虽勇,然只可为十人敌、百人敌,岂堪挡我千军万马乎?”
“我大军齐冲,定能生擒关羽。”
于是,即下令全军进攻。
烟尘滚滚,成千上万的乌桓骑兵,挥舞马刀,洪水决堤般袭来。
丹阳兵持盾顶上,没有丝毫惧色。
后排伏于门旗下的弓弩手,待等到敌军进入射程范围之后,立马开始齐射。
弓弩激射,箭似飞蝗。
无数乌桓骑兵应声而倒。
我们说过,步兵并非完全被骑兵克制。
很多时候,骑兵打步兵之所以能打出碾压的效果,是因为步兵的心态崩了,守不住阵势。
一旦被骑兵冲散,就进入了骑兵的屠杀领域,杀你跟杀鸡似的。
可当骑兵部队一旦遇上了经验丰富的老兵,人家射住阵脚,挡住了你的攻势。
那么你的冲击速度一旦没了,就会立马失去自己的优势。
关羽熟读春秋,钻研战史,自然知道历史上很多步克骑的战例。
比如李陵的五千步兵出塞,打得匈奴十万余骑不能近身。
他知道自己带的主要为步兵,如果被游牧骑射给拉扯住,就容易深陷其中。
遂主动示敌以弱,排开阵势,诱乌仆来攻。
乌仆果然不信邪,主动来冲军阵。
当一排排乌桓骑兵倒下之后,乌仆面色大变。
因为最前排的勇士,都是最为忠心的。
一旦他们倒下,后排那些暂时依附于自己的部落,可不见得会为了自己舍生冒死。
果不其然,见汉军箭矢如雨,众乌桓人尚未至近前,便被射落马下,然后被身后的队友践踏而死。
剩下的乌桓人顿时勒住战马,往回奔逃。
这一奔,便与身后骑兵撞在一处。
一时间,乌桓诸骑大乱。
关羽抓住战机,组织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34章 李翊收关家义子,麋竺回冀州探亲(附当前势力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