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然后命吕布、马超为先锋,入辽遂下寨。
公孙度得知李翊拒绝和谈,当下也尽起辽东之兵,又会诸部长老之兵。
更遣高句骊、扶余人驱兵相助。
总计五、六万步骑。
公孙度命韩忠、柳毅为将,率数万大军,去守辽遂。
临行前,又叮嘱二人说道:
“李翊若来攻,且休与之交战。”
“彼千里而来,粮草不继,难以久持。”
“待彼粮尽,自然退却。”
“等他退时,我却出奇兵击之,李翊可擒也。”
面对久负盛名的李翊,公孙度也是丝毫不敢怠慢。
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,做足准备,要挫一挫这位刘营兵神的锐气。
打破李翊不可战胜的神话。
柳毅、韩忠既领重任,即率大军来辽遂拒敌。
在辽遂城外挖出堑壕,长达二十余里。
也依照公孙度的吩咐,果然坚壁高垒,不肯出战。
李翊至堑壕处,命人探听辽遂兵马,答曰有五、六万。
为安抚军心,李翊乃筑高楼,登高持镜眺望。
少时,下楼谓众将道:
“敌军虽众,然多为外域兵,必不为公孙度死战。”
“至于辽东土人军马,以我观之,所能战者,不过五千。”
“可堪精锐者,不过三百。”
“愿诸公勿疑。”
意思是,李翊认为公孙度虽出动了数万兵马。
但真正有战斗力的,就只有那么五千人。
而战斗力比较强的,也就三百人而已。
由于李翊军中威望甚足,众皆以其言为然,传告诸军,兵士大振。
既鼓动了军士,李翊命人在堑壕南部多插旗帜。
众皆以为李翊要从南方,攻入辽遂。
不想李翊只命人插旗,并不往南方增益军马。
众将不解其故,遂纷纷问李翊为何如此。
李翊乃解释道:
“如今贼人坚营高垒,专欲使吾军兵疲粮尽耳。”
“如若强攻,正入其计,我不欲为此事。”
“古人云,‘敌虽高垒,不得不与我战者,攻其所必救也。’
意思就是,如果敌人深沟高垒,不肯出战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35章 观李翊用兵,虚实相生,奇正相合,颇得孙吴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