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群臣固请,公乃受命。”
曹操既决定称魏公,又高呼一声:
“孔璋。”
话落,那名提笔写字的史官应声出列。
“丞相,臣在!”
众视之,乃陈琳也。
袁绍覆灭之后,如袁术一般,大量的政治遗产被曹操。刘备两人瓜分。
但由于刘备与袁氏有姻亲关系,大多袁氏旧臣依附于了刘备。
曹操只拿到了极少数。
陈琳已经算是投靠自己里面人中,能力中上的了。
曹操欣赏陈琳的文才,将之用为主记。
“汝即刻替我拟一道表文,进位魏公一事,吾当奏明天子。”
“遵命。”
很快,陈琳替曹操拟好了表文,交给曹操过目。
曹操微作删改,便差人发往陈都朝廷。
颍川由于毗邻陈地,所以使者没用多久便赶到。
将表文献上,刘协览之,其书略曰:
“臣操诚惶诚恐,顿首再拜,谨奏陛下——”
“臣本谯县愚钝,蒙先帝简拔,委以腹心之任。”
“自董卓乱政以来,臣持三尺剑,卫社稷,安黎元,未尝敢有丝毫懈怠。”
“今海内未靖,四方多事,臣不得不昧死陈情。”
“一则,正名分以安社稷。”
“刘备以疏宗称王,祸乱名器,臣若仍居丞相之位,何以正纲常?”
“二则,慑不臣以固皇基。”
“孙权据江东,刘表拥荆楚,皆观望朝廷威仪。”
“非公爵之尊,不足震慑奸雄。”
“三则,酬将士以励忠勇。”
“前岁平冀州,去岁定关中。”
“诸将功高,宜有封赏之阶。”
“臣请陛下,赐臣魏公之位,许开府邺城。”
“臣仍领丞相之位,辅弼陛下。”
“岁贡如旧,以奉朝廷。”
“伏惟陛下圣鉴。”
——丞相臣操谨奏。
刘协览毕表文,大惊失色,颤声道:
“曹爱卿终负朕矣!”
自刘备称王以来,刘协对曹操其实还抱有一定希望。
主要是因为曹操确实是有迎驾之功,同时由于是“二臣奉帝”。
所以曹操也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40章 二袁争霸的时代已成过去,如今是齐魏相争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