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。
好不容易安顿下来,如果突然告诉他们又要去征南方。
李翊担心,即便是以他在军中的威望,都很难压得住兵变。
其次,曹操、刘表的实力本身不弱。
尤其是刘表,历史上因为他的突然去世,然后荆州士人豪强们又牵头投降了。
导致曹操不费吹之力就拿下了荆州,从而让人误以为荆州很弱。
但事实上,
赤壁之战开打之前,曹操兴大军本就是奔着刘表去的。
本来曹操都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,打算跟刘表拼个你死我活。
结果谁也没想到挂机了半辈子的刘表,会在匹配赛的前一天强行退游。
现在楚魏同盟刚刚签订,人家正是蜜月期。
李翊认为现在开战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。
不论打一家,另一家肯定会参战。
齐国目前,绝对没有同时两线作战的能力。
这又涉及到了李翊提到的第三点——荆州水军。
我们都说曹操打输赤壁之战便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。
因为他丢了荆州,也就失去了当时天下第一的水军。
徐州没有强大的水军做支撑,是很难跨过长江,夺取荆州的。
因为跟荆州发达的造船业,以及满是湖泊良港的地利相比,徐州的造船业就显得相对弱小了。
那么面对不怀好意的,针对齐国的魏楚同盟,李翊的构想是什么呢?
还是按照原计划,先定北方。
也就是将曹操的势力彻底驱除出河北。
但这期间,齐国只能与魏国发生局部战争,不能够升级为全面战争。
即要慢慢蚕食曹操在北方的领土。
没错。
李翊所用的,正是当年袁神时期,田丰、沮授为代表的消耗派的方针。
老刘国力上是有优势的,没必要像当年袁神那样,急着速战。
这一点,也可以参考曹操统一北方后,贾诩给曹操的建议。
——“以飨吏士,抚安百姓,使安土乐业,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。”
众所周知,在三国历史上,不听贾诩意见的人。
下场一般都不会太好。
李翊跟贾诩的思路是差不多的,顺风局不要浪,稳扎稳打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43章 昭姬归汉,匈奴降齐,楚魏同盟,东吴抗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