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见效,国家如今正是用钱之际。”
“丞相是不是考虑先暂时不——”
李翊立马出声打断,驳斥众人:
“昔管仲设‘轻重鱼盐之策’,使齐富甲诸侯。”
“今幽州负海,若仿其制,岂非天赐利源?”
“况吾身为丞相,国家用度,吾岂不明?”
“尔等但行分内之事,又何须多问?”
一句话,
我是丞相,还是你们是丞相?
你们一群本地吏官儿,用得着来提醒我这个国家二把手国库用度问题?
众吏被怼的哑口无言,纷纷低头,不敢发声。
李翊乃出声笑道:
“吴越争霸,皆赖舟楫之利。”
“汉武开边,亦设楼船之师。”
“海道既通,则商货自集,何忧成本乎?”
“尔等只见其耗,未见其利。”
“设港之后,非但商税可征,更可兴渔盐之业。”
“使渔民出海获鱼,腌以为鲞。”
“转售他郡,其利倍增!”
李翊既然在幽州用晒盐法,大力发展了海盐。
自然不能放过捕鱼业。
毕竟古代盐之所以重要,并不单单是因为它要用来吃。
更重要的是,古代可没有保鲜的冰箱。
通过用盐腌制肉类、鱼类,便能起到保鲜作用。
盐是古代般的“冰箱”。
这才是确立它地位的核心。
所以一面从胡虏那里进口肉类,一面出海捕鱼得到鱼类。
都是能够发挥海盐作用,大量制成腌肉、腌鱼的。
再将这些腌制品卖出去,幽州的经济不就发展起来了吗?
至于港口建设资费所需,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。
李翊遂不听众议,决意行之,即下令道:
“着即勘址兴工,择良吏督造。”
“凡参与此事者,务须尽心,若敢懈怠,必究其责!”
众虽忧其艰难,然不敢违,皆拱手应命:
“谨遵钧谕!”
在李翊的力排众议下,幽州开始大规模雇佣劳工,征发徭役。
一面修建港口,一面维修滩涂。
可谓人人出力,个个不闲。
但万物竞发的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52章 总制北疆,令出则山海可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