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都是城中的高级官员。
这也是政府的人员通病了。
一旦当大佬当习惯了,真遇上了事,就光想着怎么活命了。
于禁等人是这样。
关羽来了,他们来不及跑,就只能投降活命。
曹仁这边的人也是这样。
都劝曹仁趁关羽还没来,赶紧乘船跑。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啊。
退一万步讲,
众人逃命虽然是有私心,但从战略上讲的确是为大局考虑。
毕竟现在新城的情况,就是孤立无援。
仅靠曹仁的守军,是挡不住关羽的大军。
更别说关羽还有淮水为助,兼有陈元龙淮南水军为辅。
是真正的如鱼得水。
不得天时,不占地利,更无后续援军。
继续留在新城,就是坐以待毙,慢慢等死。
曹仁一时踌躇难决,左右人纷纷劝道:
“关羽决淮水灌新城,我军困守孤城,水及雉堞。”
“岂见生乎?”
“自于禁七军被俘以后,南征之势已颓。”
“魏公此时,亦必谋和议。”
“今当惜士卒,勿增上忧。”
“若复为关羽所擒,恐刘备非唯索河北,更欲得汝南!”
“惟将军熟思之!”
说白了,当于禁率众投降以后,就已经宣告曹魏在南方战事的失败了。
现在大伙儿劝曹仁走,就是希望保存魏国的有生力量与精英。
因为魏公看到现在这个战果,肯定会及时止损,找刘备求和。
刘备现在手上不仅有魏国的三万俘虏,还有于禁等一众高层将领。
如果连我们也被关羽俘虏了的话——
那就是外姓第一人,宗室前三人俱为齐国阶下囚。
那刘备更要狮子大开口,漫天要价了。
所以我们现在走,其实是帮魏公在将来的谈判中,不被齐国勒索的保证啊!
众人信誓旦旦地向曹仁劝道。
曹仁望一眼城外的滔滔洪水,又见士卒攀檐待毙,终长叹道:
“唉,公言是也。”
“今若不走,必为关羽所擒。”
遂命人备船,打算弃城而去。
满宠急忙制止,问: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62章 曹操:只要曹仁坚持住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