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等恢复得差不多以后,孙氏就又来抢。
如此反复,两家结下的梁子便越来越多,越来越深。
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,
这也证明了古代攻城略地,不见得一定非要把该地方占领下来,直接统治收益才高。
关键看它符不符合自己的战略需求。
如今孙权再次商议征讨江夏黄祖,就是先直接控制江夏地区。
这主要是为了响应齐国的号召。
明面上孙吴是与齐国同盟,对抗曹魏与楚国的同盟。
但孙权也多留了个心眼儿,只在柴桑周边地区,打击黄祖。
眼看着齐国阵斩夏侯、水淹七军,胜利已成定局。
孙权知道他该发力了,可以正式对江夏动手了。
因为此前战局还不明朗之时,孙权也不敢深入荆州腹地。
刘表的荆州对外战争不行,但保全荆州内部是相当强悍的。
毕竟这涉及到本土世家豪族的核心利益,他们当然要誓死捍卫。
到时候被曹魏、荆楚两家轮番伺候,孙吴也吃不消。
但现在曹魏既已战败,便构不成多大威胁了。
孙权即与周瑜商议:
“目今我军节节胜利,我意直取江夏,好为将来夺取荆州为备。”
“奈何反对之人极多,我意不明。”
“公瑾可教我良策。”
周瑜当即答:
“前岁屡破江夏黄祖,其非我军敌手。”
“今汉祚日衰,奸雄窃命,尚不知鹿死谁手。”
“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也。”
“以吾观来,刘表之辈,守户之贼耳,并无甚远虑。”
“其子又多庸弱愚劣,不能承业传基。”
“明公宜早图之。”
“倘若迟误,必为曹操、刘备抢先。”
“可先趁中原无暇南顾之际,攻取江夏。”
“黄祖年老昏迈,务于货利。”
“侵求吏民,人心皆怨。”
“战具不修,军无法律。”
“明公若往攻之,其势必破。”
“既破祖军,鼓行而西,据楚关而图巴、蜀,霸业可定也。”
周瑜的战略方针,一直都是先取荆州,后取巴蜀。
按照他的构想,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64章 战江夏孙氏报仇,残手足祸起楚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