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彼时卿方回徐州,李相便如此推崇于你。”
刘备指尖轻点最新一封:
“去岁又言‘孔明治政之能,当世罕匹’。”
说着,忽有话锋一转:
“然孤偏要冷落卿三载!”
孔明见状,伏地再拜。
刘备扶他起身,拍着他的肩膀:
“非是疑卿,实为”
目光一转,指着兵架子上的弓,说道:
“譬如射箭,当先审的,方能百发百中。”
“况江南重地,孤安能不审之又审?”
“这些年,孔明你一直待在徐州,寡人从未将你外派去他处。”
“一来考核卿之才略德行,二来磨炼卿之心性。”
“目今观来,卿已具备独镇一方之本领矣!”
其实还有第三点,刘备没有明说。
那就是这些年,诸葛亮虽无有过失,但一直没立有大功。
但封的官位,爵位都不小。
一个琅琊县侯,使得诸葛亮遭受了不少人的质疑。
诸葛亮心知这一点,唯恐辜负刘备重托。
也是以效仿李翊,以他为榜样,夙兴夜寐,唯恐托付不效。
但任凭诸葛亮怎么努力,质疑声从未少过。
理由很简单,实在是待在徐州,李翊早就将这里打造成了一片乐土。
政治环境稳定,农业发达,经济繁荣,学校、医署林立。
百姓安乐,政通人和。
纵孔明有天纵之能,又如何能让徐州更进一步呢?
不是孔明不努力,实在是他踩在先人的肩膀上,没办法更上一层楼啊!
所以,只有像当年陈登一样。
离开徐州,抬起头来。
少年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。
路,刘备已经为诸葛亮铺好了,就看你自己怎么走了。
事实上,
不论是李翊还是刘备,都是把诸葛亮当二代丞相培养的。
李翊虽未明说,但刘备看得出来,他就是想让诸葛亮在将来接替自己的位置。
为了捧李翊,刘备拿出了河北。
现在为了捧诸葛亮,刘备则打算将荆州拿出来。
河北,是当年李翊一点一点打下来的。
荆州,同样需要孔明你自己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66章 李关张陈四大元从,竟都不是刘备下江南之选(附当前势力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