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瑁。”
曹操眼中精光一闪,唇角不自觉地上扬。
曹植能力够不够另说,单这份为君分忧的态度就值得嘉奖。
曹丕见小弟争先,正欲出列,表示自己也愿意下江南时,却被司马懿一把拉住。
曹丕回头看他,虽不问话,眼神中却充满了疑问。
司马懿阖上双眸,低声说道:
“公子权且隐忍,无须争先。”
曹丕忙问其故。
司马懿乃俯在曹丕身前,低声授予密计。
曹丕颔首,欣然从之。
果然,曹操见曹丕不发一言,便好奇地问道:
“此下江南,汝弟尚且争先。”
“子桓何以不发一言?”
曹丕乃敛容出列,哭倒在地,恸呼道:
“近闻母氏违和,儿臣旦夕省视,见膳馔则哽噎难咽。”
“五内如焚,步履维艰,实是寸步难行。”
“子建才略本胜儿臣,使南征荆州,必成大功。”
“儿臣唯愿侍奉汤药,尽人子之责。。”
“伏惟父亲垂怜,全我母子天伦。”
曹操听罢,眉头蹙起,慨叹道:
“难得你有如此孝心。”
朝中有不少拥戴曹丕的大臣见此,纷纷借机帮腔说道:
“好啊,好啊。”
“丕公子真申生之孝也!”
申生以孝自困的典故,出自左传。
曹操当然听出了群臣之意,当即表示:
“此下江南,孤必然亲往。”
“汝倒也不必独留邺都,汝母孤自会遣妙手医者照料。”
“汝便与子建一同,随孤南下罢。”
曹丕闻言,哭拜着谢恩。
杨修见此,咬牙切齿,连连叹息。
曹植问其缘故。
杨修乃为曹植分析:
“此乃丕公子以退为进之策也,必是司马懿所献!”
适才,曹丕的一番表演,可谓是一箭三雕。
一者以孝制忠,曹丕表面辞让军功,实则以孝道绑架曹操决策。
二者捧杀曹植,“子建才略本胜儿臣”一语,既显兄友弟恭,又暗指曹植恃才傲物。
因为时人常评价曹植是“任性而行”。
三者则是以人伦为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67章 周瑜:李翊若不来,荆州势在必得。其若来,则不为吾主所有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