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下令让众人在此地权歇人马,他自己在开始翻阅此地的户口宗籍,丈量土地。
以前这些事,都是李翊干的。
李翊每到一处,便翻看此地的卷宗。
诸葛亮向来有样学样,敬李翊为师长。
此举,既是为了向众人表明自己的勤勉,又是释放一个政治信号。
即刘备派遣李翊而来,就是为了捧我的。
你们最好乖乖配合工作,若是使绊子,休怪军法无情。
李翊退居幕后,倒也乐得清闲。
他驻立在淮水江边,静静地等待着。
忽见淮水南岸,战鼓大鸣,舟船如蚁,顺风扬帆而来。
李翊丝毫不慌,静静地等待舟船靠近。
当先一艘楼船高悬“陈”字大纛。
未几,一袭青袍的陈登踏浪而来,腰间玉佩叮咚作响。
及至岸边,陈登便冲上去给李翊来了个大大的拥抱。
“子玉兄!”陈登长揖及地,感慨说道,“广陵一别,竟已十载乎!”
李翊扶起故人,但见其面色红润,哪复当年病容?
不由朗声笑道:
“元龙今日雄姿英发,可还记得建安初年,你蜷卧病榻,食味不甘之狼狈相否?”
见李翊提起旧事,陈登大喜。
二人相识大笑。
原来,此时的陈登虽已功成名就,但比起李翊,他仍旧差得远。
考虑到李翊如今在齐国的地位,陈登也是一上来就攀旧情。
只强调友谊,对职场职务一事则缄口不提。
少时,李翊设宴于军帐,邀陈登喝点儿小酒。
帐内炭火融融,案上置鲜鲙、醇酒,皆是当年广陵旧味。
酒过三巡之后,陈登忽搁箸叹道:
“子玉兄,此番下江南,陈某已准备多时了。”
该来的还是会来。
刘备把江南事务尽付给诸葛亮,肯定是需要有人安抚陈登等淮南将的。
刘备知道,所以把李翊派过来了。
李翊也知道,所以搁下诸葛亮,早早地在江边等候。
李翊闻言,不动声色地为陈登斟满了菊花酒:
“孔明虽然年少,却有经天纬地之才。”
“齐王安排他下江南,自有用意。”
说着,李翊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68章 刘备知道,李翊知道,所以早早地在此等候元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