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任凭书上写得天花乱坠,都不及去实地亲自考察一番来的真实。
见诸葛亮求贤若渴,李翊也不怕教会徒弟,饿死师父。
他认为自己总结出来的这些地理知识,都是能够造福后人的。
只是乱世之中,对这些知识感兴趣的人太少了。
李翊就是想找一个传人都找不到。
诸葛亮既有此行,那李翊也就不藏着掖着,当即道:
“夫江湖之地,常有‘湖陆之风’。”
“昼则风自湖趋陆,谓之‘出湖风’。”
“夜则风自陆趋湖,谓之‘进湖风’。”
“湖愈广,晴日愈久,其风愈显。”
“其理若何?盖昼时湖水受曝而温。”
“入夜陆土速冷,散热疾也。”
“湖水温热犹存,储热久也。”
“遂陆成高压,湖成低压。”
“气从高压趋低压,故风生焉。”
李翊洋洋洒洒地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,向诸葛亮由深入浅的说了。
其实说人话就是,赤壁地区很容易形成偏东南的“湖陆风”。
冬天,江北地区的云梦大泽在日照之下,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热源。
而江的东南部由于是山地森林,相对较冷。
此时江北的热空气上升,江南的冷空气前去填补,就会形成强劲的东南风。
这时出现“往船如箭”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。
向者赤壁火攻,周郎所借东南风者,实乃此地恒有之湖陆风也。
其理与季风相类,只是惟规模稍逊耳。
再说的通俗易懂一点,就是赤壁地区,在冬天是有小概率出现“黑天鹅”事件。
即,冬天吹东南风。
只不过李翊不能去奢望于小概率事件,只能亲自去实地考察。
待确定完之后,再跟众人一起努力,将具体的结果给推算出来。
“孔明若是感兴趣,可将此书拿去。”
李翊取出一本书,将之交给诸葛亮。
“此乃吾近日在江河边考察之时,与诸人合力所著。”
“吾遍观诸将,惟汝可以学得此技。”
“此乃造福万民之术,望卿勿要懈怠松散。”
诸葛亮恭恭敬敬地接过书,书名为湖陆风考,末尾有“李翊著”三字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75章 世人皆知,赤壁乃李翊之谋,干孔明周瑜何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