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,愿诸公勿疑。”
说着,李翊站起身来,徐启舆图,指画而言:
“吾初时不言明,因此事干系重大。”
“兼之战事初定,各地人心不宁,宵小之徒甚多。”
“吾唯恐军情泄露,这才不与诸公说。”
众人对视一眼,齐齐拱手,说道:
“不知相爷有何调度?我等愿为相爷马首是瞻。”
李翊乃指着南郡区域,分析道:
“诸君且观,襄阳、江陵二城,曹仁、满宠仍拥精兵在此守把。”
“此二地城高池深,粮械充足,非旦夕可拔。”
又命侍从取来江水两瓢,令之置于案上。
“此瓢为淮南水军,彼瓢为东吴水军。”
李翊指了指两只水瓢,接着开口。
“吾军虽胜赤壁,然水战之精,实不及吴人。”
“彼辈生于长江,长于舟楫,又常年与黄祖交战,水战相当精熟。”
“而吾军北士居多,近年皆在陆战,善乘马儿不善水上弄潮。”
“至于元龙麾下水军,虽悍将极多,个个健儿。”
“然过去十年,为齐王镇守淮南,鲜少作战。”
“若当真对比,恐未必及得东吴水军。”
得益于李翊的外交政策,这些年齐国的在江南的外交局势可以说是相当稳定。
使得在淮南镇守的陈登,几乎没有太多战事压力,可以安心发展内政。
以致每年上交上百万斛粮食到中央去。
但坏处就是,由于过于和平。
淮南水军缺乏实战训练。
虽然淮南将中不乏甘宁、蒋钦、周泰等水上好手。
可任凭将领训练的再是精熟,肯定比不上实战进步来得快。
反观东吴,亦不乏周瑜、吕蒙等优秀的水战统帅。
但人家常年与黄祖实战,早已个个龙精虎猛。
单说水上,确实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水军了。
不过这也是由于两国体制不同。
齐国是典型的稳扎稳打,发展内政的同时,减少国力消耗以对外战争。
常年在北地作战,军费开支其实也不低。
刘备只能是保证齐国水陆两军不偏科的情况下,尽量维持住淮南水军。
但继续拨给水军更高的军费,那就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80章 王牌对王牌,天枢卧龙对周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