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把两个人说说心里话。
司马懿拊剑而叹道:
“魏公之疑,不过一时之蔽耳!”
“昔家兄司马伯达,初亦仅为主记而已。”
“及政绩卓越,即擢兖州刺史,又领丞相主簿。”
“此非魏公识人之明乎?”
“大丈夫当以战功昭忠心,以政绩破谗言。”
“何须终日辩白?”
很多人有个误解,
认为曹操一登场就会把篡汉两字写到脸上,司马懿一登场就会把篡魏两字写到脸上。
事实上,直到讨董结束前,曹操一直是忠汉的。
而司马懿至少在曹睿一朝时,都仍是大魏忠臣。
包括司马懿征辽东前就说了,“告成归老,待罪舞阳。”
意思就是希望征讨完辽东后,曹睿能够放他衣锦还乡。
因为混到他这个年纪,他这个地位,只希望余生能够平稳落地就可以了。
哪里还敢想着僭位?
只是没有想到的是,真就是刚征完辽东,曹睿就嗝屁了。
莫名其妙,便落了一个“托孤大臣”的身份,属实是喜从天降了。
对于时年三十岁,正值壮年的司马懿而言。
他此刻只有理想与抱负,想要一展自己的才华,从而青史留名。
在晋书中,曾记载说司马懿一开始为了不出仕,故意装病,不去曹操那里赴任。
曹操还专门派人去刺探他的病,结果司马懿还装瘫痪骗过了曹操。
直到曹操当上丞相以后,再次让手下人去请司马懿,然后还说他不来就直接绑来。
司马懿这才勉强出仕。
对于这则“三顾仲达”的故事,后世普遍认为是晋书瞎编的。
纯纯是为了给司马懿脸上贴金,搞出一个魏国版的“三顾茅庐”的故事出来。
因为曹操第一次请司马懿的时间,刚好是他平定河北的时间。
那时曹操最烦恼的问题,就是“人才”太多了。
毕竟袁神的政治遗产相当丰厚,每天不知有多少人上门毛遂自荐。
就连还只是一个县长的刘备,在听说卧龙的大名之后。
第一反应,也只是让徐庶去带他过来自己这里面试。
而国家正级干部的曹操,哪有那么多闲功夫去搭理司马懿?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297章 吾辈鱼水,岂在簿牍之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