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“子玉先生,才略冠世,德行为师,汝当以父事之。”
“谨遵训导,勤习文武。”
“他日若成大器,方不负为父与相父一片苦心。”
“天寒岁暮,望自珍重。”
“父,玄德手书。”
(相传此为刘备家书,是后世保存完好的刘备真迹之一)
(后世有裴松之对此点评道:
“帝王之家,虽权柄在握,然父子之情,未尝异于庶民。”
“盖乱世枭雄,于马背上得天下,故于膝下孺子,愈显温情。”
“其明知书出翊公代笔,仍作回音,非独全相父体面,实乃借机抒父子之怀。”
“帝王心术在此,天伦至性亦在此。”
“此昭武所以异于古今帝王者也。”)
接下一段时间,刘禅便待在河北相府,跟着李治、李平一起学习。
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心态影响是巨大的。
此前在下邳,刘禅接触的孩子比较少,如张苞等辈,也不需要学王室中的东西。
但李翊家教很严,从小便让孩子们学习古之经典。
阿斗跟他们在一起,便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。
因为你周围的“同学”都在认真学习时,你就很难不认真学。
经过半月时间的观察,李翊发现刘禅在学习方面的天赋确实远不如李治、李平。
这两孩子几乎都能够举一反三,刘禅虽不算愚笨。
但跟自己这两个亲生的比起来,就显得有些迟钝了。
学习这方面,真的很讲究天赋。
如果天赋不够,就只能靠努力勤奋来凑了。
但阿斗
能让他认真把该学的都学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。
想让他自发的主动去学,那聪明如李翊也对此无计可施。
不过李翊教学也注重劳逸结合,并非是一味地让孩子们闷头去学。
该玩时就要痛快去玩,玩累了再好好休息。
休息好之后,再去学习。
这一日,刘禅课业既毕。
与李治携家仆数员,微服出游。
二人各跨小驴,自园门溜出。
时值上巳佳节,邺城万人空巷,车水马龙。
李治摇手一指瑶台,那里聚满了人群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06章 相父!相父!相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