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曹操据西川之地而失中原辖控,正如猛虎断其爪牙。”
“不妨命李相率冀州军出河北,锁潼关,困其于秦岭。”
“曹操纵有雄兵,亦不敢弃关中而救中原!”
老将黄忠眉头一皱,当即出声反驳:
“老夫也曾在河北待过两年,深知河北儿郎皆是天下健儿,马上能手。”
“是我大齐一等一的雄师。”
“既有如此精锐,何故舍易就难。”
“不攻并未设有重防的兖州,反而去攻易守难攻的天险潼关?”
马谡则不慌不忙地一指河东地区,分析道:
“前岁李相已经一统河北,收复河东。”
“冀州军走河东,刚好可直达关中。”
“只要攻克潼关,便能控制秦岭,截断曹魏东西联系。”
“从战略上考虑,几乎使我军锁定了胜局。”
微微一顿,马谡又接着分析为什么一定是河北军干这活。
“常言道,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”
“如今我大齐要动用六十万人参战,中间所耗费的粮草辎重何其巨也?”
“故缩短交通运输路线,便是重中之重。”
“冀州军走河东攻潼关最近,此其一也。”
“此外,正如黄老将军所言,潼关天险易守难攻。”
“而李相之军略,千古罕有,河北兵将也是人人英雄,个个健儿。”
“非河北军出马,不能下潼关也,此其二也。”
讲到这里,众人都陷入了沉默,显然在仔细思考马谡说的话是否有道理。
而马谡的第三点,却顿时令在场的人身躯微震。
“吾辈皆齐臣,今效死为国,戮力王室,就当以死相报。”
“潼关虽险,岂可择易畏难,惧险避责?”
“此绝非人臣之道也!”
“此险纵有千仞,吾辈亦当以血肉砥之。”
“谡以为,以李相之胸襟似海,必不会辞去此任!”
马谡这话翻译过来就是,我们大家都是齐人,都是给刘老板打工的。
如今公司正在上升期,咱们当员工的就得有牺牲奉献的精神。
不能说潼关不好打,咱们就畏惧困难,逃避责任。
这不是一个国家干部应该说的话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16章 刘玄德再得一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