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留地封给我就行了,我就当个留侯。
三万户我不敢要。
所以刘邦就给张良封了一万户,把留地封给了张良。
故张良传也叫留侯世家。
留这个地方有着特殊意义,它是张良与刘邦初遇的地方。
张良要的不止是一个纪念,而且也是一个感激。
这体现了张良的政治智慧。
他能够在面对利诱之时,选择不贪,选择急流勇退。
而李翊又岂会不如张良?
同样的问题,更大的诱惑。
李翊依然选择了辞封。
我选郯地,是因为那里是我们初遇地方。
你将我从曹兵手中救了下来,我感激你的救命之恩,所以为你效犬马之劳。
为了纪念这次历史性的会面,所以我只要郯地。
不敢当三万户。
“子玉,这是朕的真心话。”
刘备见李翊再次拒绝,他更加过意不去了。
他是真心想让李翊成为大汉建国以来,最伟大的功臣。
整个两汉四百年,从未有人食邑高达三万户。
刘备真心希望李翊能成为第一人。
江山是我们一起打下来的,理应有你的一半。
“当年酂侯萧何,食邑也不过一万五千户。”
“绛侯周勃也不过八千一百户。”
“卫、霍北击匈奴,立有不世之功,终其食邑也不未过一万六千户。”
“如今四海未有靖平,魏贼、吴贼尚且猖獗。”
“以臣之微末之功,恐未必能过萧何曹参,周勃卫霍。”
“故三万户,臣实不敢当也。”
如果说前面拒绝封王的一唱一和,还让殿上众人略感唏嘘的话。
那么此刻李翊的表现,便是用实际行动打脸了每一个人。
此刻,
不论是喜欢李翊的人,亦或者不喜欢李翊的人,都对他由衷地感到敬佩。
一个人的心境,境界需要磨炼到什么程度。
才能够在面对三万户食邑,无上殊荣之时,能够选择拒绝?
说来容易,做来难。
至少殿上之人,没有一个敢说自己能经得住三万户的诱惑。
毕竟这是名垂青史,永载史册的千载良机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35章 高祖盟誓,非刘不王,臣不敢为此破誓人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