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“为卿封王!”
众人屏气凝神,就看李翊接下来如何应答了。
只见李翊再次出言拒绝:
“异姓而王者,此取祸之道也。”
“今海内未平,并非享乐之时。”
“臣等亦当共勉,而非在此刻索取王位。”
完了!
听到这句话,众人全都明白,异姓封王之事无望了!
果不其然,刘备再连问两遍之后,最后确认问道:
“先生当真不想受此王位么?”
“臣实不敢受。”
“罢,既然子玉执意不受,那此事就此作罢。”
异姓封王一事,就在刘备李翊君臣两人一唱一和的演戏下,宣告结束。
大家都是聪明人,任谁都看得出来两人明显是提前沟通好的。
才会在册封大典上,专门演给所有人看。
此举就是为了敲打众人,
该是你的才是你的,朕不给你,你不能抢。
说白了,白马盟誓只是一个政治工具。
倘若落花有意,流水亦有情。
刘备真心想给李翊封王,李翊亦发自内心想要受王位的话。
一个四百年前的盟誓又算得了什么呢?
政治是一场脸面游戏。
只要刘备一声令下,大家都会说四百年前的政治环境不能代表今天。
不同时期,要采用不同的方略。
那么异姓封王一事,就会顺理成章地落下。
话语权本就掌握在上位者手中,只要他们这些上位者开口。
谁又能够说三道四呢?
但显然,
刘备不想开这个口子,李翊也不想被人当枪使。
那么白马盟誓就是君臣二人最好的政治武器。
经过刘备、李翊这一出近乎完美的演出。
将带来至少三个好处。
第一,刘备主动提出给功臣封王,彰显了他厚待手下人的形象。
使其仁君、圣君的形象在新王朝中,更加深入人心。
第二,李翊拒绝后,那剩下的人都不敢再提异姓封王一事了。
毕竟人凌烟阁功臣第一人都不敢受王位,你们有谁敢受?
你功劳再大,大得过人家李相爷吗?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35章 高祖盟誓,非刘不王,臣不敢为此破誓人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