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战事至今,并无建树。”
“倘如此撤军,只恐无颜回见江东父老。”
孙权背着手,沉声说道:
“出征之前,江东之地个个生龙活虎。”
“如今却个个半死不残。”
“如若继续打下去,没几个年轻小伙子能随我健康回去。”
“到那时候,孤才是真正无颜回见江东父老!”
于是,孙权正式下令撤军。
但是撤军也不容易。
古代战事中,大家都喜欢追击败军。
这就是因为军队行军或者撤军时,是不会着甲的。
平时甲胄都是放在辎重里,等要上战场杀敌时才穿。
而十万大军的撤军,是一个相当有技术含量的活。
必须要千万小心。
为此孙权决定亲自断后。
他亲自带领最精锐的一千虎士,这是他禁卫军。
是精锐中的精锐。
此外,又命令吕范、潘璋、陈武、凌统、宋谦等将军,以及他们的卫队,亲自为大军断后。
这些卫队都是将军们的私人部曲,大约三五百人左右。
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。
所以此次断后的部队中,大概有五千人。
不过在那之前,孙权决定搞一个小小的团建。
算是对此次作战的工作总结。
中军大帐内,药香混着酒气弥漫。
孙权解下佩剑置于案上。
“诸君。”
他举起青铜酒樽,酒面映着四周将领憔悴的面容。
“此战之败,罪在孤一人。”
“不甘尔等之事。”
言罢,东吴诸将无不掩面叹息。
每个人的脸上都难掩失望之色,似乎对此次的战事充满了不甘。
不知何时,帐外传来低沉的吴歌声,渐渐汇聚成五千人的嘶吼:
“带长剑兮挟秦弓——”
“首身离兮心不惩——!”
就在吴军还在为此次不甘心的撤军,大搞团建之时。
远在合肥城头上的张辽,却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。
他按剑立于女墙边上,眯起眼睛——
三里外的河滩上,竟有数百华服武士列阵饮酒,金樽在朝阳下反射着刺目光芒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51章 合肥有我,便无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