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他六百人。
而是允许凌统募兵的时候,可以多募六百人。
这就是东吴的授兵制度。
将领们可以自己主动征募士兵,然后士兵的军饷、甲胄维护、兵器的提供都由将领本人承担。
吴将如果想要养兵,就只能努力打仗,抢夺战利品。
同时,为了防止将领们尾大不掉。
每一员将领的募兵数目都是有限度的。
即你在征募了一定数目的士兵后,就不能继续征兵了,否则便是违法。
这也是为什么孙权说要给凌统增部曲六百人的原因。
凌统再拜:
“臣必肝脑涂地,以报大王厚恩。”
“潘璋临阵斩逃兵稳军心,加封溧阳都尉。”
“吕范、宋谦力战不退,各赏金百斤。”
“贺齐接应有功,拜奋武将军。”
孙权一一封赏完毕后,忽又想起陈武尸首还未能带回,不由悲从中来,叹道:
“唯陈子烈将军.孤对他不起”
话音未落,殿外忽传急报。
“报——陈将军灵柩已至秣陵东郊!”
孙权猛然起身,紫髯微颤:
“备驾!孤当亲往祭奠!”
秣陵东郊,白幡如雪。
陈武灵柩停于新筑墓穴之旁,棺椁上覆盖着吴王亲赐的战袍。
三千白甲军士列阵四周,枪戟如林。
忽闻鼓乐哀鸣,孙权素服而来,身后跟着文武百官。
凌统见那棺椁,想起当日陈武为护主而死的惨状,不由虎目含泪。
“子烈!”
孙权抚棺大恸,“痛失股肱,如折孤一臂也!”
众臣见状,无不落泪。
张昭上前劝道:
“大王节哀,陈将军在天之灵,必不愿见大王如此。”
孙权拭泪,亲自执绋引柩。
当棺木缓缓入土时,忽有亲兵捧上一柄断刀——正是陈武临终时所持。
孙权持刀泣曰:
“此刀随子烈征战十余载,今当陪葬!”
孙权与陈武的关系非常好。
主要因为陈武非常敬重孙权,对他忠心耿耿。
在失去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将士时,孙权便再是无情无义,也忍不住为之悲痛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52章 张辽威震逍遥津,江东鼠辈得其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