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不管怎么说,这也是一份光宗耀祖的荣誉。
此战,他不仅战绩耀眼。
更关键的是他为国家省去了大量的军费物资。
光是这一点,就值得刘备重重赏赐他了。
更别说张辽现在是一个标签型人物,他的“江东止啼”对吴人有战略恐吓作用。
待封赏完毕,刘备忽敛去笑容,从案头取过另一卷竹简。
“此乃陈季弼自荆南所上奏章。”
殿中气氛顿时凝重。
竹简展开时发出清脆的声响,刘备的声音渐沉:
“朕方知荆南汉蛮之患,竟深重至此。”
刘琰趋前细观,不由倒吸凉气。
简上密密麻麻记载着——
汉官强征蛮女为婢,税吏加倍盘剥,更有甚者以剿匪为名屠戮蛮寨冒功。
武陵一带汉蛮仇杀已历三代,积怨如山。
“蛮夷亦是朕之子民。”
刘备指节叩在简牍上,咚咚作响。
“今陈爱卿虽暂平其乱,然治本之策何在?”
“诸卿皆朕心腹爱员,且畅所欲言。”
华歆率先出列:
“蛮人不识礼法,当筑城置戍,分而治之。”
“不可!”
荀攸出声打断道:
“此乃始皇治百越之策,反致烽火连年。”
“臣观陈矫所奏,倒不如以夷制夷。”
“只盼其免生祸乱便好。”
对于中央政府而言,地方蛮夷只要不惹事生死,维持边境稳定。
那朝廷就很满意了。
至于指望他们像其他汉民一样,安心耕田织布,给国家缴税服役,榨出油水来?
那朝廷真不指望这个。
也不在乎你们蛮人身上那三瓜两枣。
只要别惹事,这就足够了。
荀攸之言,其实也代表了传统士人的观点。
青铜兽炉吐着袅袅青烟。
刘备端坐案后,静静地注视着底下文武。
阶下群臣就具体如何处理荆南问题,已持续争论了两个时辰了。
大家都对是采取“怀柔”还是“强硬”政策,持不同观点。
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
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“诸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53章 历史证明,惹谁都别惹汉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