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有没有铁索大阵,都不会影响陈登发动今日这场渡江战役。
也就是说,
陈登早已具备打出这场“大胜”的实力,却一直不发动。
他只是在等一个时机。
等吴军更换主帅,军心震荡。
等孙韶下令打造铁索,军民怨怼的时机。
为此,他情愿一直将战事拖着,拉高自己军队的厌战度也在所不惜。
因为打仗的最高的境界就是——
朕观千章万句,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。
致人而不致于人,就是多方以误。
等着别人犯错,就是最好的战机。
陈登在这方面,实在是太老辣了。
孙韶深吸一口气,望着案上那卷触目惊心的伤亡簿录,手指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。
帐下诸将,朱然沉默如铁,丁奉面带寒霜。
其余幸存将校亦多是垂首不语,或有目光扫过孙韶时,难以掩饰那怨愤与冰冷。
“大都督!”
一员偏将踉跄闯入,声音嘶哑,“京口营又报,能战之兵已不足五百,恳请援兵!”
“朱桓将军处箭矢耗尽,齐军攻势未减,该如何是好?”
孙韶猛地抬头,眼中尽是血丝。
他深吸一口气,似要压下胸腔中翻涌的恐慌与无力,声音干涩而尖锐:
“兵兵从何来?!”
他环视帐内,无人应答。
沉默良久,他猛地一拳砸在案上,震得笔墨跳起:
“传令!即刻行文各郡县。”
“实行三丁抽二,五丁抽三!”
“凡十五以上、六十以下男丁,尽数征发入伍!”
“违令者,斩!”
“怠慢者,斩!”
此令一出,帐中顿时一片死寂,连空气都仿佛冻结了。
疯了!
完全是疯了!
孙韶显然是不能接受吴军战败的现实。
敢这样强行征兵,吴军光是防止军队叛乱就十分困难了。
更别指望他们能去打仗了。
吴军相比汉军,本来就不占优势。
当初陆逊数胜汉军,都不敢轻易跟陈登打大决战。
而今,孙韶防备不足,被陈登率先发动了这场大规模的“渡江战役”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83章 汉军来了,青天就有了!吴地易主,阴霾就散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