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可凭一时之勇,侥幸获胜。”
“若天不佑吴,我兄弟二人战死沙场”
“唉,亦是为国尽忠,死得其所。”
“无愧于先父,无愧于吴土!”
“倘若倘若上天垂怜,竟能击破其军。”
“则汉军北遁,我军士气必为之大振!”
“届时携胜势回师,再迎击西来荆州之敌,或有可为!”
一旦让陈登的主力渡江部队完成了全面渡江,再和西面过来的黄忠率领的荆州军两路会合。
那到时候吴军才是一丁点胜算都没有了。
陈脩的语气愈发激昂,却又透着无尽的苍凉。
“若依贤弟之策,坐守待敌。”
“恐敌军未至,我军已作鸟兽散。”
“届时君臣唯有面缚请降之一途,举国无一人死难,那才是真正的奇耻大辱!”
“我陈氏子孙,宁战死,不偷生!”
陈表闻言,面露痛苦之色:
“兄长!我岂是惧死?”
“然观我军中,老兵残破,新卒惧战。”
“以此乌合之众,渡江与汉军虎狼之师决战,岂非是以卵击石?”
“一旦兵败,我兄弟二人死则死矣。”
“然则沦为阶下之囚,受那刀斧加身之辱,岂不”
“住口!”
陈脩断然喝道,眼中已有决绝死志。
“败则为囚,诚然可辱。”
“然坐等亡国,俯首称臣,岂非更辱?”
“我意已决!不必再言!”
“传令全军,即刻准备舟船,拂晓之前,渡江击敌!”
陈表望着兄长坚毅却悲怆的侧脸,知再劝无用。
只得长叹一声,泪水盈眶,拱手道:
“弟愿随兄长左右,同生共死!”
军令传下,那三万吴军顿时一阵骚动,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。
但在陈脩严令及亲兵督战下,终究还是被驱赶着登上了大小船只。
夜色深沉,江雾弥漫。
无数的舟船离开南岸,驶向那漆黑未知、杀机四伏的江北。
陈脩立于船头,甲胄冰凉。
手中长枪紧握,望着前方无尽的黑暗,以及黑暗中隐约可见的汉军巡江火把。
心中唯有一片冰冷的决然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第384章 似李相爷这般敢功成身退,寻仙访道,纵情山水的又有几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