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,祥生出租车准备订购两百辆汽车,将车队扩张至230辆。
结果新顺记那边停止继续贷款,他们只能通过各种方式去补救,包括吸纳新股东、寻找新的钱庄贷款。
但总归陈光良的影响很大,导致祥生错过最佳订车的机会,目前祥生第一批100辆刚刚投入使用,但第二批订车的计划已经腰斩。
这样一来,祥生也就是130辆出租车了。
小股东没好气的说道:“那还能怎么办,只能跟着降价,不然业务跟上,车子空着就是损失。”
周祥生趁机说道:“好,那就跟随降价。”
这件事商量好后,周祥生旧事重提道:“祥生130辆汽车做不到十分钟必达,我想继续订购100辆汽车,大家认为怎么样?”
股东:“资金怎么解决?”
周祥生:“寻找新的股东加盟,再重新抵押我们这个月运营的车辆。”
股东:“现在美汇上涨那么多,8000多大洋才能购买一辆汽车。”
季宾成:“美汇还有上涨的空间,我们能8000多大洋买进,已经是汽车到沪就已经涨价。”
最终,大家还是同意周祥生的计划。
但周祥生也给自己埋了个雷,他的股权已经越加被摊薄,更重要的是‘负债累累’。前世周祥生好歹凭借订购四百辆,卖出其中两百辆,获利不菲,反而算是‘白得’上百辆汽车。
但真让周祥生做成‘扩张’后,沪市就形成了新的‘出租四巨头’格局,仅四家车行就有1000辆的样子,竞争就更加的激烈了。
也是沪市的经济支撑得起,全国的遗老贵族、军阀富商都来上海滩,特别是租界生活。
所以导致上海的实业占全国60%、汽车保有量也占全国40%左右(1.2~1.6万辆左右)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任猪飞 作品《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》第196章 契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