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授如果愿意成立这个研究项目,多少资金我都可以提供,前提就一个——秘密进行,不要流入日本人的手里。”
汤飞凡看着杂志上的论文,有些犹豫。
毕竟如果对这件事进行研究,势必要影响他现在的研究课题——支原体。
眼见如此,陈光良说道:“汤教授,有什么重要的事情,能大过因为感染病毒而死亡的几千万人,这有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支抗生素,你要真研发出来,诺贝尔奖就是你的。”
要不是他最近一年有认真研究各大高校的人才,还真就错过了汤飞凡这个病菌学大拿。
“陈先生真愿意资助?”
“我都这样的诚意,又怎么会在意钱财。”
这玩意,真研究出成果,华夏也不能量产,最后还是便宜美国人。当然,可以谈条件,让美国人支援华夏抗日,提供物资和青霉素就行。
说白了,陈光良现在也是为国家考虑。
“行,我答应陈先生,对这方面进行研究。”
陈光良高兴的点点头,说道:“好,后期汤教授需要什么人加入这个研究,不妨挖人,资金不是问题。”
汤非凡好奇的问道:“陈先生想得到什么?”
陈光良笑道:“什么都不要,真要有成果的哪一天,就给国家拿去做筹码。”
汤飞凡诚恳的说道:“陈先生爱国之心,汤某佩服!”
陈光良摆摆手,先丢下十万大洋,然后便起身告辞。
十万大洋,先购入设备,和去英国获取菌种和成果。
陈光良也知道,研发有成果是一回事,能批量生产又是一回事,所以最后能让中国人留个名,也是非常不错的。
批量生产太困难了,毕竟前世朝战时,国内都不能批量生产,主要是提纯、大规模培养、保留等工艺太难。
本质上讲,研究出成果不难,前世两名科学家正式研究就用了两三年时间,主要是有十年时间给埋没了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任猪飞 作品《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》第201章 进军制糖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