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也想到了,只不过这事得政府出面,所以他故意先漏掉,让陈济棠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“大帅这个建议,我马上加上去,到时候做成完成方案给建设厅。”
陈济棠高兴的说道:“好。对了,这个让农户改种可是件大事,得有保障才行,你们投资还没有敲定吧?”
陈光良随即说道:“肯定是敲定投资后,再和农户直接签署种植合同,不要中间商。当然,粤省的建设厅、岭南农院这些作为技术指导,说到底,这些事情是以粤省方面为主。”
陈济棠点点头,随即又说道:“六家日产千吨的工厂,这可是大手笔啊!”
说完,饶有兴趣的看着陈光良和方椒伯。
陈光良直接说道:“我们只管投资第一家工厂,先给粤省方面做个榜样。抛出六个工厂的方案,不过是让机械设备生产商竞争,条件好的才获得我们的合作。”
“你这么肯定人家会压低价格和提高条件?”
“这是自然,世界经济大萧条,很多糖厂就会停止扩建,甚至建好也会停产。只要我们关税再设置障碍,那便是我们最大的机会。”
“好好,听君一席话,我方知这制糖产业的机会!”
随后,陈济棠设宴,大家相谈甚欢。
此时的陈济棠心情很不错,这些江浙财团虽然抛出六家工厂方案,但说只管先投资一家打打样。那么剩下的五家工厂,自然就由粤方来决定。
如果他能挤走陈铭枢,这些糖厂还不就是他的军费了!
一周后,陈光良的考察便已经结束,并当即写成了广东糖业意见书送到建设厅、省府、陈济棠各一份。
意见书的主要内容有:
广东的气候、土壤都很适合于发展蔗糖工业,只要改种高产的印尼蔗种,改用新式机器制糖,将会是“投资少,利润多,收利快”的产业。
可制定六家日产千吨的制糖工厂计划,分批进行,占领机械设备引进的谈判主动地位。
临走时,将原‘国民制糖厂’的技术团队留在粤省,准备就工厂筹建的事情,先成立项目部。
也就说是,今年可能第一家工厂的方案就会落实,陈光良等人回沪后,也打算正式‘招股’筹集资金。
时不待人!
第一家工厂,如果能在两年之内投入生产,那么时机将是最好的。
陈光良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开粤省,而是去了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任猪飞 作品《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》第202章 粤省考察